雜誌簡介: 《豐年》雜誌於1951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至今已連續發行70餘卷,詳實記錄著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除了扮演政府與農民間的橋梁,宣導政令、提倡新知技術,也深刻反應農村生產現況、關注生活與生態議題,與臺灣農業一起進步成長。
簡介
本期內容簡介
米糧雙贏
稻作精進 雜糧進擊
水稻是國內最重要的農產品,除了生產面積最廣、產量最多,近年產值約維持在350億元左右,也是國人最重要的主食。然而,臺灣稻米年產量常年高於消費量,產量過剩導致價格難以提升。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雖然確保了糧食安全,卻也如同加重水稻生產的砝碼,與產業如何平衡?
這個可能性就在土地上,稻米與雜糧就像身處蹺蹺板的兩端,栽培量此升彼降之
間,兩個產業卻可能達到互補互足,走向米糧雙贏之道。減少稻作面積,增加雜糧種植,是政府近年施政方針,臺灣稻作從品種到栽培管理,精緻優質的好米在飯桌逐漸普及,並且精益求精。而在另一端的雜糧,近年玉米栽培愈見普及,國產大豆產業鏈也已經建立雛形。
本期採訪最熟悉臺灣米糧產業發展、政策方向的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長期研究臺灣農業與貿易、並曾參與WTO談判的臺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陳郁蕙,稻米集團契作營運主體芳榮米廠,以及專攻雜糧大豆的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從各方向了解稻米、雜糧產業演變和當前進展。集團契作營運主體帶動地方乃至跨區的米糧生產,而在集團化規模化生產之外仍有小農嘗試自產自銷,為食農素養與農村傳承做出貢獻,新竹峨眉無負擔農場是代表之一。
誰知盤中飧,粒粒從何來?臺灣從大多數人曾參與農耕的農業社會演變至今,水稻也不再是過去的勞力密集產業,而日日餐食的米糧對於都市大眾,彷彿是極為親密的陌生之物,雖未必吃米不知米價,吃米不知米種、不知生產流程,恐怕是難以否認的常態。我們一併介紹主流及部分特色米種,和水稻產業的機械化運作情形,希望讀者了解農友所調侃的「打電話種田」如何實現。
米糧雙贏
稻作精進 雜糧進擊
水稻是國內最重要的農產品,除了生產面積最廣、產量最多,近年產值約維持在350億元左右,也是國人最重要的主食。然而,臺灣稻米年產量常年高於消費量,產量過剩導致價格難以提升。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雖然確保了糧食安全,卻也如同加重水稻生產的砝碼,與產業如何平衡?
這個可能性就在土地上,稻米與雜糧就像身處蹺蹺板的兩端,栽培量此升彼降之
間,兩個產業卻可能達到互補互足,走向米糧雙贏之道。減少稻作面積,增加雜糧種植,是政府近年施政方針,臺灣稻作從品種到栽培管理,精緻優質的好米在飯桌逐漸普及,並且精益求精。而在另一端的雜糧,近年玉米栽培愈見普及,國產大豆產業鏈也已經建立雛形。
本期採訪最熟悉臺灣米糧產業發展、政策方向的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長期研究臺灣農業與貿易、並曾參與WTO談判的臺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陳郁蕙,稻米集團契作營運主體芳榮米廠,以及專攻雜糧大豆的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從各方向了解稻米、雜糧產業演變和當前進展。集團契作營運主體帶動地方乃至跨區的米糧生產,而在集團化規模化生產之外仍有小農嘗試自產自銷,為食農素養與農村傳承做出貢獻,新竹峨眉無負擔農場是代表之一。
誰知盤中飧,粒粒從何來?臺灣從大多數人曾參與農耕的農業社會演變至今,水稻也不再是過去的勞力密集產業,而日日餐食的米糧對於都市大眾,彷彿是極為親密的陌生之物,雖未必吃米不知米價,吃米不知米種、不知生產流程,恐怕是難以否認的常態。我們一併介紹主流及部分特色米種,和水稻產業的機械化運作情形,希望讀者了解農友所調侃的「打電話種田」如何實現。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豐年》雜誌於1951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至今已連續發行70餘卷,詳實記錄著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除了扮演政府與農民間的橋梁,宣導政令、提倡新知技術,也深刻反應農村生產現況、關注生活與生態議題,與臺灣農業一起進步成長。
《豐年》雜誌於1951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至今已連續發行70餘卷,詳實記錄著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除了扮演政府與農民間的橋梁,宣導政令、提倡新知技術,也深刻反應農村生產現況、關注生活與生態議題,與臺灣農業一起進步成長。
章節
- 農產新豐味 Agri Nova 臺灣藜>臺灣藜臺東2號──早橙 早熟豐產利機器採收 媒合供需助推廣 橙紅花穗觀賞、保健潛力佳(p.6)
- 農策綜論 Agri Strategy 國土計畫>配套措施未到位 國土計畫宜暫緩 農業部門角度分析 貿然實施易添風險(p.12)
- 運銷焦點 Agri Marketing 肉品產銷>人均消費量超越米糧 新消費訴求改寫肉品供應鏈 佳餚食安與時俱進 產銷各端受不同議題挑戰(p.18)
- 育種說分明 Plant Breeding 雜交育種>萬種選一 育種家的夢想與魔術 雜交育種簡介(一):1%變異可能造就繁星(p.80)
- 農業技術 Agri Technology 土壤碳匯>土壤有機物特性與增匯要領(上) 腐植質固碳同時保肥 微生物具關鍵角色(p.90)
- 國際新知 International Agri Newsletter 精準醱酵>沒有乳牛也能產奶?減碳趨勢技術「精準醱酵」 微生物取代傳統生產方式 臺灣也正在發展(p.96)
- 植人植語 Gardening Tips 多肉植物>「多肉」種活更要種漂亮 耐旱不等於好養胖 日照、通風不可少 休眠、生長期養護大不同(p.102)
- 農村文化 Agri Culture 老頑童說故事>水壺鳴笛麵茶到(p.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