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簡介: 豐年社成立於民國40年,並於同年7月15日發行「豐年」半月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所以「豐年」的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半月刊已連續發行了60餘卷,在過去60餘年間,「豐年」與台灣的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台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在早期的台灣農村中是很多人必讀的刊物。「豐年」目前以雙周刊繼續刊行。
簡介
本期內容簡介
新農企時代 科技X農企業的成功DNA
一般人對農業的印象多半保守傳統,實質上卻處處充滿知識性(KNOW-HOW),舉凡生產技術到經營管理,都必須時時創新,從過去單純生產或技術導向的產業經濟轉換為需求導向的知識農業。農企業從小農出發,前進到企業化,甚而跨業結盟,無不透過創意加值與既有資源的充分整合,讓自身農業專長與時俱進,結合鋤頭與鍵盤,讓農企業飛上「雲端」變身科技農企業,勇敢闖出一片天。
新農企時代 科技X農企業的成功DNA
一般人對農業的印象多半保守傳統,實質上卻處處充滿知識性(KNOW-HOW),舉凡生產技術到經營管理,都必須時時創新,從過去單純生產或技術導向的產業經濟轉換為需求導向的知識農業。農企業從小農出發,前進到企業化,甚而跨業結盟,無不透過創意加值與既有資源的充分整合,讓自身農業專長與時俱進,結合鋤頭與鍵盤,讓農企業飛上「雲端」變身科技農企業,勇敢闖出一片天。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豐年社成立於民國40年,並於同年7月15日發行「豐年」半月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所以「豐年」的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半月刊已連續發行了60餘卷,在過去60餘年間,「豐年」與台灣的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台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在早期的台灣農村中是很多人必讀的刊物。「豐年」目前以雙周刊繼續刊行。
豐年社成立於民國40年,並於同年7月15日發行「豐年」半月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所以「豐年」的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半月刊已連續發行了60餘卷,在過去60餘年間,「豐年」與台灣的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台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在早期的台灣農村中是很多人必讀的刊物。「豐年」目前以雙周刊繼續刊行。
本雜誌收錄卷期
(目前共有91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