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料理‧台灣」出刊以來,採訪了無數大廚,但幾乎全部都在廚房或點心房裡;換到廚藝教室,這群大廚面對的不再是唯命是從的徒弟,而是拿著相機猛拍、嘴裡不斷發問,卻可能連蔥蒜都分不清楚的學員。過去,廚房裡的大廚耐心用在火候上,現在,教室裡的大廚耐心更多花在學員身上。
不少文獻探討過廚藝教室的興起,所象徵的社會變遷、家庭功能轉變,我們更好奇的是從廚房走進教室,大廚心境的轉變,以及其在「薪火不再於廚房裡相傳」的現代化現象裡,所扮演與時俱進的傳承發揚角色。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隨時提供餐飲業界、學術界及熱愛美食的人,即時、深入、有價值之餐飲相關報導。
《料理‧台灣》雙月刊是一本涵概餐飲流行趨勢、餐飲專業知識、餐飲教育動態、以及餐飲文化的專業餐飲雜誌。在讀者群界定上,以餐飲業之經營者、廚師,以及大專院校之餐飲科系教師、學生等對飲食有興趣的相關人士為主。為國內餐飲界提供一份專業人士必看的前瞻性雜誌。每年1、3、5、7、9、11月出刊,一年共6期。
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本會成立於1989年(民國78年),是一個以研究、傳承中華飲食文化為宗旨的民間財團法人。主要業務為,舉辦飲食文化及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出版品、圖書館業務、獎助學金暨出版補助、廚師海外參賽獎補助、承接政府計畫等。
章節
- 會長的飲食觀點 便利的支付系統讓台灣美食更有魅力
- 好吃社會學 吃的全球化
- May的食空滋味 美食觀光,不只是「從產地到餐桌」…
- 美寶專欄 貼著名廚勇闖築地市場
- 好吃港仔 永遠的最愛 與父親喝奶茶、吃菠蘿包和蛋撻
- 品牌故事 從蛋糕到café 阿默的減法配方
- 文創╳美學 稻舍 用米黏起社區的人、事、物
- 經營管理 順成蛋糕專注本業 新創品牌插旗揚州
- 新辭新思維 Food Forest.Slow Food Travel
- 餐飲知識+ 如何煮飯才能避免吃到砷?
- 飲食雜文 慢食.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
- 探索原味.發現慢食 內斂的生活味道 月桃
- 綠色圓桌 從產地到餐桌 農人餐桌 讓大人小孩好好看待吃飯
- 香豬油小百科 香氣的關鍵 中油、板油、里肌油
- 甜點練工房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