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經濟學
點閱:2作者:陳谷劦等編著
出版年:2017
出版社:國立空中大學
出版地:新北市
集叢名:商學系叢書
格式:PDF,JPG
頁數:394
ISBN:9789860528930
分類:財經金融稅務  
附註:2024年8月初版4刷
經濟,像呼吸一樣自然。
人活著,自然要呼吸,不用時時提醒,不用刻意控制,不呼吸,必定瞥著痛苦,呼吸是人類生存的必然。
人活著,自然在實踐著經濟的法則,不用時時注意,不用刻意學習,不經濟,肯定撐著難受,經濟是人類生活的必然。
真的嗎?
其實,我們每天從睡夢醒來,眼睛都還未睜開,就已經在實踐著經濟了;再瞇一會兒?還是先下床?再瞇一下,真的很舒服,先下床,可以從容準備新的一天,但再瞇一下,待會兒準備就得很急,但先下床,好捨不得這溫暖的被窩;其間的抵換( trade-off)關係在於,再賴床一下,是很舒服,但感覺卻會逐漸降低,而準備工作的急迫感則會逐漸增加。最後,就在當舒服與急迫感相當時,也就是在均衡的時候,我們決定起床,因為再不起床就來不及了,因為進入下一秒鐘,急迫感就比舒服感來得強烈。
吃個早餐吧!錢放在口袋,還是要花掉?或許,我們認為吃早餐是理所當然的,但那可能是因為口袋裡的錢夠多,減少一些錢的痛苦感,比較吃早餐的滿足感,顯然後者來得更高。所以,我們願意花錢去買早餐,所以,我們決定找家早餐店。
吃那一家呢?「這一家店」,放著輕音樂、開著空調、擺著各式的雜誌、有著典雅的室內裝潢,能夠讓人舒適且優雅地享受沈浸其中,但價格好貴,「那一家店」除了食物,什麼都沒有,但價格很平實。
或許,我們認為「這一家店」產品的價值高於價格,反正也還有點時間,那還是進入「這一家店」好了。
吃什麼早餐呢?進了「這一家店」後,面對琳瑯滿目的樣式與口味,選擇吃過的? 因為吃慣了;選擇沒吃過的?有新的體驗,卻伴隨著未知風險。還是和昨天一樣來份培根蛋三明治加冰橙汁吧!
接下來,我們還得搭車、上課或上學、午餐、點心、下班、晚餐、約會、看電影、吃宵夜⋯⋯。
人腦真是忙碌,以上的所有問題,包括成本效益、主觀價值與客觀價格的權衡、期望效益與報酬⋯⋯,都和選擇有關,且都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地做出當下最適(至少是相對適當)的決策,這如何能辦到?人腦,唯一所能依循的,就是理性的選擇邏輯。
社會真是忙碌,以上的所有問題, 若類推至企業、產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可能是資本配置、人力安排、生產規劃、業務模式、商業競爭、研發決策、組織結構、政府預算、經濟增長、環境保護、區域合作⋯⋯等,也都和選擇有關,也都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地做出當下適當且可行的決策,這如何能辦到?社會,當然是人的組合,還是需要人腦做決策,還是依循著理性選擇的邏輯。
我們不需要懂呼吸系統就已在呼吸,但懂了,可以了解當感冒、過敏或生病時,呼吸系統所出現的問題,這知識讓我們非旦不會慌亂,甚至可以從容地對症求藥。
我們不需要懂經濟就已在實踐經濟,但懂了,可以了解當景氣衰退、企業危機、社會動盪、產業蕭條、民生困頓、勞工失業⋯⋯等經濟體系所可能出現的問題,這知識讓我們非旦不會茫然,其至可以嚴謹地找出有效的對策。
呼吸,是人類生存的本能,經濟,是人類生活的天性,而經濟學則是一門順應著人性,解構人類邏輯,透析人類理性選擇的科學。我們的世界,需要更多懂經濟的人!
經濟,像呼吸一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