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中日韓:東亞近代文明新發現. 2, 人物.思想篇

點閱:1

其他題名:東亞近代文明新發現 一百年前的中日韓

作者:金文學著

出版年:2017

出版社:大地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History:94

格式:PDF,JPG

頁數:356

ISBN:9789864021994

分類:文化風俗人類  

內容簡介
 
東亞風雲再起,中、日、韓三國衝突一觸即發!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亡,知己知彼,才能奪得先機,立於不敗。
 
筆者在長期比較研究東亞歷史過程中,對中日韓三國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文化、藝術、社會、風俗、民眾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劃分,並以特寫予以還原。本書共分三冊,第一冊《文明‧風物篇》、第二冊《人物‧思想篇》、第三冊《政治‧軍事篇》。
 
筆者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再發現、再思考對我們而言不太了解或者已隨風而逝的歷史場面。擺脫單一國家歷史觀點,以多國、多層次的視角,省察整體的歷史環境,重新審視東亞近代史。

  • 作者前言
  • 1. 彷徨的魯迅
  • 2. 伊藤博文與戊戌變法
  • 3. 跨越國界的革命家孫中山的背影
  • 4. 成為孫中山的拐杖的日本人
  • 5. 近代朝鮮獨立自主的先驅者金玉均
  • 6. 東亞聯合的思想家──金玉均
  • 7. 形象模糊的國母──明成皇后
  • 8. 朝鮮的三大天才
  • 9. 「賣國奴」的代名詞李完用的另一副面孔
  • 10. 愛國志士黃玹的悲壯之死
  • 11. 朝鮮三大新小說作家
  • 12. 清末民初中國「第一女性」是誰?
  • 13. 百年之愛
  • 14. 「中國革命的恩人」梅屋莊吉
  • 15. 世界人類學家鳥居龍藏
  • 16. 大學者內藤湖南與中國
  • 17. 對中國近代教育做出巨大貢獻的大學者服部宇之吉
  • 18. 「生百名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學家」
  • 19. 韓國獨立運動之父──安昌浩
  • 20. 周作人的悲哀
  • 21. 近代中國的教育之父──蔡元培
  • 22. 被忘卻的卓越地質學家──丁文江
  • 23. 狂熱的政治論客──戴季陶
  • 24. 孫中山和南方熊楠的友誼
  • 25. 慈禧太后也曾計畫進行改革
  • 26. 朝鮮鐵路的始祖朴琪宗
  • 27. 安重根和日本
  • 28. 日本最早的女留學生
  • 29. 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胡適
  • 30. 將東西方文化融於一身的林語堂
  • 31. 百年不遇的文化大師陳寅恪
  • 32. 熱愛朝鮮美術的日本人柳宗悅
  • 33. 變成朝鮮一把泥土的日本人──淺川巧
  • 34. 「韓國孤兒的父親」──曾田嘉伊智
  • 35. 朝鮮王朝末代太子妃──李方子
  • 36. 重新評價袁世凱
  • 37. 對朝鮮民俗學研究做出貢獻的秋葉隆
  • 38. 民國時期中國知識份子的精神生態
  • 39. 民國才媛第一人──呂碧城
  • 40. 岡倉天心說:「亞洲是一體的」
  • 41. 支援中國和亞洲革命的犬養毅
  • 42. 為大亞洲主義獻身的頭山滿
  • 43. 朝鮮的大智者崔南善
  • 44. 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
  • 45. 「朝鮮學」的開拓者文一平
  • 46. 植物遺傳育種學界國際著名學者──禹長春
  • 47. 近代東亞的教養主義
  • 48. 「近代中國留學之父」容閎
  • 49. 中國近代知識份子的鼻祖──嚴復
  • 50. 近代中國翻譯大家──林紓
  • 51. 中國近代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梁啟超
  • 52. 死無葬身之地的朝鮮女先覺者──羅蕙錫
  • 53. 朝鮮女性的一片綠葉──金一葉
  • 54. 第一位出版女子文學作品集的朝鮮作家──金明淳
  • 55. 被中國雇傭的日本知識份子
  • 56. 辛亥革命第一位英雄
  • 57. 革命爆發以前的百家爭鳴
  • 58. 日本近代民主主義思想家──吉野作造
  • 59. 基督教思想家內村鑑三和朝鮮
  • 60. 文人安倍能成「發現」的朝鮮之美
  • 61. 宋教仁為何要對抗孫中山
  • 62. 毛澤東給予高度評價的近代中國巨匠──張謇
  • 63. 大文豪夏目漱石和殖民地朝鮮
  • 64. 近代日本對韓國(朝鮮)歷史的研究
  • 65. 為韓國獻身的西方人哈爾伯特
  • 66. 熱愛中國的西方人──荷馬李
  • 67. 中國革命的幕後舵手──莫理循
  • 68. 亞洲留學生教育的先驅者──嘉納治五郎
  • 69. 「黃禍論」的具體內容
  • 70. 思想家安重根
  • 71. 「革命和尚」
  • 72. 中日民間交流的先驅者──岸田吟香
  • 73. 被「支那趣味」深深迷惑的日本人
  • 74. 日本陸軍的「中國通」
  • 75. 近代中國和日本的軍事顧問
  • 76. 善鄰書院和宮島大八
  • 77. 被忘卻的朝鮮近代大文豪──金澤榮
  • 78. 卓越的民族史學家、媒體人──朴殷植
  • 79. 超越了「民族」的傑出知識份子──申采浩
  • 80. 新民會提出的獨立戰爭論
  • 81. 「中國的孫中山,韓國的申奎植」
  • 82. 中國近代第一家族
  • 83. 穩健的親日開化派宰相──金弘集
  • 84. 李鴻章對百日維新的兩面態度
  • 85. 李鴻章的眼淚
  • 86. 李鴻章和森有禮的歷史對話
  • 87. 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三次會面
  • 88. 李鴻章、伊藤博文、金弘集「三相」比較
  • 89. 李鴻章其人
  • 90. 李鴻章為何未能替代慈禧太后
  • 91. 明成皇后的理想
  • 92. 開化派精英的設想
  • 93. 開化派的「家教」──李東仁
  • 94. 文化民族主義的興起
  • 95. 近代「武士道」的誕生
  • 96. 溫和的親日愛國者汪精衛
  • 97. 背運政治家汪精衛的真面目
  • 98. 伊藤博文其人其事
  • 99. 身穿韓服的伊藤博文
  • 100. 具有超強國際意識的朝鮮近代文明論者──尹致昊
  • 101. 西方博覽會上「醜陋的中國人」形象
  • 102. 熱愛中國美術的日本智者──內藤湖南
  • 103. 韓國的愛國啟蒙運動和日本的「共存」關係
  • 104. 打造日本「惡」的神話
  • 105. 開化派「不倒翁」領袖朴泳孝
  • 106. 川島浪速:創建中國近代最初的員警學校
  • 107. 「大亞洲主義」譜系中的安重根
  • 108. 安重根和伊藤博文的方程式
  • 109. 在日本得到鍛鍊的蔣介石
  • 110. 青年毛澤東「改造中國」的雄心
  • 111. 「國魂」是如何誕生的
  • 112. 萬海韓龍雲的《建白書》
  • 113. 發現中國的「土匪原則」
  • 114. 百年前的訛傳
  • 115. 福澤諭吉「脫亞入歐」的實質
  • 116. 「東洋」的發展與「東洋學」的興起
  • 117. 「人」和「自我」的發現
  • 118. 日韓維新思想的「引爆劑」
  • 119. 明治維新──世界罕見的文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