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 2
點閱:173其他題名:臺灣作家手稿故事
作者:向陽著
出版年:2018
出版社:九歌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九歌文庫:1274
格式:PDF,JPG
頁數:306
ISBN:9789864501649
分類:中文現代文學  
系列書: 臺灣作家手稿故事,本系列共3本,連載中
內容簡介
一九七○、八○年代的臺灣,是變動與美好兼存的年代,在黨政高壓監控下,文壇歷經白色恐怖、鄉土文學論戰、美麗島事件的震動,卻也孕育出新生的力量。政治解嚴後本土意識抬頭,文壇繁花競放。當時任職《自立晚報.副刊》的向陽,風雲際會,與作家們以文會友,以筆傳情,寫出了相惜相攜的溫暖情緣,共創寫意年代,也見證了波瀾歷史。
二十四則手稿故事,在歲月的印痕中,照見了二十四位作家對理想的堅持,為臺灣在地文學積極發聲的身影。這些身影中,對臺灣詩壇具啟發性的郭水潭、唐文標,推動臺語文運動的黃勁連、楊青矗,勇於批判威權體制的巫永福、渡也、王拓、李敏勇、施明正,深耕在地文化的王灝;展現個人新詩美學的楊熾昌、辛鬱、趙天儀、白萩、羅門、蓉子、林燿德;走過日治時代,以外省作家身分寫本土礦工題材的王默人,對晚輩提攜不倦的元老級小說家鄭清文,還有經營出版社,對本土作家看重的林海音、林佛兒、隱地。
他們多數經歷臺灣文學史上的鄉土文學論戰,曾遭受政治迫害,或為當時百家爭鳴的詩社花圃中留下經典,或以勇猛的身姿,為戰後新生代的後輩作家奠定基石。光陰匆匆,青絲轉鶴髮,向陽從風化泛黃的信稿,抽一縷精魄,帶領讀者重返寫字年代,為輝煌的歲月留住感動與溫情。
本書特色
★以圖輔文,從相片與信札重回八○年代臺灣文壇歷史現場,感受文友間彼此真摯的友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向陽
本名林淇瀁,臺灣南投人。美國愛荷華大學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國際寫作計劃)邀訪作家,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
曾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自立》報系總編輯、《自立晚報》副社長兼總主筆。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獲有吳濁流新詩獎、國家文藝獎、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榮後臺灣詩人獎、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金曲獎傳藝類最佳作詞人獎等獎項。
著有學術論著、詩集、散文集、評論集、時評集等四十多種;編譯作品三十餘種。
章節
- 〔自序〕敘情寫意,留影懷人
- 地層下的採礦人 —— 王默人的礦工書寫
- 喑啞的詩人 —— 被時代遺忘的郭水潭
- 亦狂亦狷一大俠 —— 唐文標的文學夢
- 薔薇與砲火 —— 楊熾昌的超現實與現實
- 曠野盡頭一匹豹 —— 詩人辛鬱的冷與澀
- 沉默的巒峰 —— 巫永福以詩長青
- 爾雅出版家 —— 隱地與《人生船》
- 為臺灣塑像 —— 趙天儀的童心與詩心
- 孤岩的存在 —— 白萩其人其詩
- 一尾活龍 —— 臺語歌詩健將黃勁連
- 龍哭千里 —— 溫瑞安與神州詩社傳奇
- 孤獨憂鬱的「魔鬼」—— 施明正的愛與死
- 總是和「鄉土文學」連結在一起 —— 我所認識的王拓
- 從玫瑰到野草 —— 渡也的詩路歷程
- 衝決暗房 —— 李敏勇的現實主義詩學
- 現實、社會與民族的拉扯 —— 陳映真的複雜圖像
- 飛成一隻鳥 —— 以詩為宗教的羅門
- 心心念念為臺灣 —— 林佛兒的文學與出版志業
- 為臺灣工人代言 —— 即知即行的楊青矗
- 大埔城文化推手 —— 詩書畫三絕的王灝
- 「新世代」旗手 —— 英年早逝的林燿德
- 臺灣作家保母 —— 林海音的包容與慈悲
- 永遠的青鳥 —— 蓉子的溫婉與強韌
- 淡彩寫人間 —— 鄭清文小說中的悲憫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