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小錄
點閱:1其他題名:Notes for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陳子善[著];鄭培凱主編
出版年:2019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出版地:香港
集叢名:青青子衿系列
格式:PDF,JPG
頁數:256
ISBN:9789629373931
分類:文學評論  
附註:版權頁英文題名: Notes for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內容簡介
文壇軼事以小見大
點滴思索匯聚成錄
「我試圖『識』大作家之『小』,『識』小作家之不『小』,所謂以『小』見『大』是也。」
本書作者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多年,對多位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史料有深入的研究。全書輯錄了79篇有關現當代文學的文章,除了記述人們熟知的作家如魯迅、周作人、張愛玲、郁達夫、徐志摩、聞一多、巴金、柯靈、宋淇等鮮為人知的軼事及作品外,還發掘了一些被忽略了的文學家及其作品,把他們重新呈現於讀者眼前。
這一點一滴看似微不足道,貫穿在一起卻反映了中國現代文學的面貌,作者通過析述各種文學作品,包括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翻譯作品,以及記錄當年文學雜誌、報章副刊、出版社的出版情況等,展示出中國現代文學史多樣和複雜的特點,值得對中國現代文學史有興趣的讀者學習。
章節
- 總序
- 自序
- 《幻想的地土》
- 陳楚淮其人其文
- 其佩憶張愛玲
- 徐悲鴻說徐志摩
- 《銀灰色的死》的發表經過
- 賽珍珠的《愛國者》
- 柯靈故居
- 《音樂的解放者悲多汶》
- 「周班侯時代」
- 關於《遙寄張愛玲》的一封信
- 《京報副刊》與「四大副刊」
- 《一隻馬蜂及其他獨幕劇》
- 陳夢家的投壺題跋
- 《德國詩選》
- 作家的自傳
- 陳雨門的詩
- 譯莎士比亞
- 「書生本色」
- 《怨女》初版本
- 宋淇評《怨女》
- 邂逅畢奐午
- 《新俄學生日記》
- 《練習曲》及其「陳序」
- 《黃包車夫歌》
- 《風絮》
- 《達夫全集》
- 俞平伯評《隔膜》
- 作家的篆刻
- 謁曾園
- 戴望舒的小說
- 現代作家與青島
- 李健吾簽名本
- 徐志摩紀念館
- 徐志摩的全集
- 現代作家與藏書票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書目》
- 皇冠版《流言》的裝幀
- 盧冀野遺著《燈尾草》
- 傅雷致劉太格函
- 《紅豆簃賸稿》
- 《夢家詩集》初版本
- 《實秋自選集》
- 《故鄉》
- 一書贈三傑
- 《郁達夫全集》種種
- 王佐良的新文學觀
- 陶亢德與我及其他(上)
- 陶亢德與我及其他(下)
- 一字萬金
- 《蘇青與張愛玲》
- 周越然的書
- 抒情長詩《墳歌》
- 《她是一個弱女子》手稿本
- 徐訏與葉靈鳳合作《天天日記》
- 從《吶喊》再版本說起
- 馬博良與《文潮》
- 大年初一
- 簽名本之緣(上)
- 簽名本之緣(下)
- 巴金著作盜版本
- 梁遇春譯《情歌》
- 劉半農的《國外民歌譯》
- 荊有麟筆下的魯迅與毛邊本
- 「芳鄰」
- 倪貽德序《茂齋之畫》
- 魯迅與巴金見過幾次面?(上)
- 魯迅與巴金見過幾次面?(下)
- 敬隱漁和魯迅的「不見」
- 新發現徐志摩影像所想起的
- 「把我包括在外」
- 早期姚克二三事
- 《人日》
- 魯迅的文學廣告
- 《愛西亞》與蒯斯曛
- 《小雅》和「小雅詩人」(上)
- 《小雅》和「小雅詩人」(下)
- 《藤森成吉集》與黃裳
- 評《小城之春》
- 誰最早討論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