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法庭:司法程序中的口譯員

點閱:1

譯自:The bilingual courtroom:court interpreters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其他題名:司法程序中的法院口譯員 司法程序中的口譯員

作者:蘇珊.柏-蘇莉森(Susan Berk-Seligson)著;張同瑩譯

出版年:2019

出版社:河中文化實業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382

ISBN:9789869139670

分類:法律  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附註:版權頁副題名: 司法程序中的法院口譯員 第二版

內容簡介
 
美國國會於1978年通過「法院口譯員法」,據此,聯邦法院建立了法院口譯員制度,隨後,法院口譯以三個面向邁向制度化與專業化。(1)美國各州州法院次第跟進建制。(2)建立法院口譯員認證與考試制度。(3)法院口譯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成為法學、語言學、翻譯學的跨領域課題。美國庭審採陪審團制,口譯的良窳是否會影響或誤導陪審員對被告控罪的判定,更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焦點。
 
作者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獎助,進行大規模長達七個月的田野調查,選定數家法院,將有口譯的庭審錄音後製作雙語謄錄稿,比對外語(西班牙語)證詞與英語互譯,歸納出常見口譯落差,再以模擬陪審團,進行語言心理學實驗,探討口譯落差有無影響聽者(陪審員)對說話者的印象及影響程度。本書1990年的一版與2002年的增訂版都在法界與語用學界享有極佳口碑。作者獲悉將有中文譯本後,於2017年大幅擴增為二版,放眼全球各地司法口譯機制與口譯在警訊或庇護聽審的現狀。
 
譯者為加州法院認證口譯員、台灣高等法院通譯,將此一經典譯成中文,應可為國內學界(應用英語系、翻譯系、法律系等)與實務界(司法、律師)帶來新的觀點。

作者簡介
 
蘇珊‧柏-蘇莉森 (Susan Berk-Seligson)
 
美國著名雙語學者,研究領域為社會語言學與司法語言學,專長為從語用學觀點,研究分析司法場域的雙語話語。曾任教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語言學系,凡德比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西班牙語言學教授,擔任該校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與拉美公共意見計劃的專任研究員,於年前退休。其他相關著作有Coerced Confession: The Discourse of Bilingual Police Interrogations《強制下的自白:警方雙語偵訊的話語》。
 
Susan Berk-Seligson is research professor of Spanish linguistics in the Department of Spanish and Portuguese, an affiliate faculty member of the Center for Latin American Studies, and a faculty fellow in the Latin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Project, all at Vanderbilt University. She is the author of Coerced Confessions: The Discourse of Bilingual Police Interrogations.
 
譯者簡介
 
張同瑩 Kathy Chang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美聯社註台北記者、美國在台協會資深新聞專員。現任職張騫通譯公司,為美國加州法院與華盛頓州法院認証口譯員、美國聯邦法院口譯員、台灣高等法院特約通譯。
 
曾任教文化大學新聞系24年(新聞英語),政大新聞系、淡江大眾傳播系,及世新口語傳播系(口譯)兼任講師。
 
英譯中作品:《與魔鬼談判》、《民意》、《作伙上果嶺》、《台灣有沒有明天?》等書。中譯英:《國父革命史畫Sun Yat-sen’s Revolution, a Pictorial History》;The Vanishing Ball (收在The Last of the Whampoa Bree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等書。曾任遠景基金會季刊英文版總編輯。

  • 作者序˙感謝詞
  • 譯者導讀
  • 註釋
  •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