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界到人間
從人情到史冊
何逸琪脫台入印太入亞歐
用塵世的腳步
丈量人與神祕的世界
Salamalaikom。她喜出望外,以結巴不熟練的華語:「妳是穆斯林?有清真寺?」「沒有。以後有機會,我們去臺北清真寺吧!」不知她解意與否,但一句Salamalaikom,天涯姊妹已咫尺。
我咬著椰棗,入口暖胃,比糖漬的更加甜美。我要離開清真寺時,他們同聲問:「妳明天再來嗎?」這些教親的殷切和善,能讓過客變成常客。。
酷愛南亞西亞一線的何逸琪,視異鄉女子如姊妹,以一面之緣的男子為教親。《微塵記》是何逸琪20年的旅記,足跡如遊塵,努力丈量陌生的世界,看見風景以外的風土,觸碰人群之內的人情。
名家推薦
「這本文集收錄了數十篇旅遊札記,時間跨越十餘年,所到之地除了開頭數篇的埃及之外,主要為西亞、南亞各國,特別是穆斯林文化和印度教文化,更是逸琪著墨甚深之處,這些文字開啟了在台灣旅遊書寫中較少見的領域。……而文中最引人入勝的,往往是旅途中所遇到的人情和善心,不論是分享的椰棗或是古意的司機先生,往往令人低迴再三。雖說文化不同、語言互異,出外旅行脫離了原本的舒適圈,難免會有困窘不濟,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某種互相體貼與同理心,偏又能跨越阻隔,化陌異於無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 李根芳.專文推薦
章節
- 我讀《微塵記》
- 自序
- 金字塔:他人起他人落,過去的孟斐斯,米斯爾與今日的開羅
- 帝王谷:惶悚時刻
- 命運之夜
- 今朝容顏老於昨晚——Abu Simbel, Nefertari
- 姊妹
- 遙記中土行
- 日益微弱的火苗——拜火教村莊
- 綠色的幽光中
- 麗景幾許深愁——克茲文
- 邊疆:大不里士
- 回顧細密畫Miniature
- 關於尼瓦人的兩三點小事
- 巴克塔浦爾的女人節
- 蘭毗尼:不負郭來不附城
- 精靈之日
- 可汗的功課
- 第二十個妻子:蒙兀爾帝國後宮史
- 果亞:印度的另一個世界
- 你的黃金年代——誰的大航海時代:賈夫那碉堡以及台夫特
- 化外之地:塔米風情之賈夫那(上)
- 化外之地:塔米風情之賈夫那(下)
- 雲端上的天女——西格里耶獅子岩壁畫
- 加耶:租界/借的風光
- 加耶:請君為我傾耳聽
- 小吃多滋味
- 小印度大寶森節Thaipusam
- 夜晚的市集:新加坡小印度
- 風塵僕僕
- 天女之舞
- 就在呼吸之間的廢墟浪漫——記塔普倫寺、塔松寺、塔內寺三寺
- 緣河而行,忘路之遠近——前往馬德旺
- 生命不息:寮國龍坡邦
- 蒲甘:小鎮故事多
- 嶔巇崔嵬金石山
- 傣人:西雙版納
- 未解貪嗔心——鵝毛飛雪香格里拉
- 如是我見聞——克孜爾石窟
- 紫禁城的房間
- 安東河回村
- 水原夏夜慶典
- 慶州:終得千年土饅頭
- 畫餅充饑——瓷瓶
- 百鬼夜行:煙樓迷路
- 輪迴的太平備忘
-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