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小就具有良好習慣的孩子在成人後更容易獲得人生的成功與快樂:而壞習慣則會讓孩子的一切努力化為泡影。許多父母知道這一點,卻不明白怎樣正確、有效地培養孩子在各方面的好習慣。年輕的父母們應該建立這樣一種理念——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有一些話和一些事是絕對不能在他們面前說或者做的。一句在父母看來不算什麼的話或一件在父母想來無關緊要的事情會給孩子帶去極大的傷害,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扎下一根刺,影響他們整整一生。在家庭教育問題上,很多父母們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嚴於律兒,寬於律己」。他們總把孩子的成長標準定得極其苛刻,幻想著用這些條條框框約束出全面發展的下一代。他們忘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落在孩子的眼睛裡。許多新一代父母說:「能和孩子做朋友就好了。」但怎麼和孩子交上朋友,怎麼讓孩子願意並且主動向大人敞開心扉,怎麼讓他們毫不畏懼又有理有節地和父母們探討自己的生活、學習心得……其中竅門實在很多。閱讀讓孩子們睿智;彈琴讓孩子們優雅;武術讓孩子們堅強……適當的課餘愛好會讓孩子增長知識,提升素質。但在要求孩子陶冶情操的同時,作為他們的引導者,父母們是不是要思考一下,自己也應該和孩子一起做這些事情。當孩子在犯錯和養成不良的習慣後,父母們就想當然地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而不仔細思考,這些小習慣、小毛病在自己的身上是不是也存在。只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才能在未來的日子裡,逐步改掉自身的毛病並糾正孩子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