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2020年11月號]:享烘豆 癮咖啡

點閱:842

作者:鄉間小路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0.11

出版社:豐年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80

附註:原刊名為:農業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享烘豆 癮咖啡
咖啡廳列出的豆單,介紹每支豆子各來自哪個遙遠國度,也寫下淺中深的烘焙度與香味基調。堅果、太妃糖、甜橙……,為什麼這棕色液體可以漾出如此多變的滋味?咖啡豆的品種與產地是本質、沖泡是呈現形式,之間的「烘豆」則是讓咖啡豆甦醒的過程。
 
因為熱火,在機具裡碰撞滾動的圓豆逐漸轉成黃褐、釋放豆內的香氣訊息,有賴懂得閱讀訊息的烘豆人,依咖啡豆的顏色、香氣與聲音,拿捏適當的時間出爐,讓咖啡豆的味道有最好的表現。烘豆雖有其科學原理,每個烘豆人仍有自己的烘焙哲學,有人堅持烈火輕焙、有人喜歡細火慢烘,同一支生豆也能烘出不同風格。
 
有咖啡癮的人,絕不能錯過烘豆的美好──無論是到咖啡豆專賣店找尋不同烘焙度的豆子,或是蒐集城市裡的自烘咖啡店,開創新的味覺體驗。即使沒有機器,也能用手網或陶鍋在家烘豆。享受烘豆,即擁有創作咖啡風味的自由。
 
 

雜誌簡介
 
豐年社於民國80年發行《鄉間小路》月刊,以生活雜誌的型態,
讓本土農業走進每一個家庭之中;因為農業除了追求經濟性生產之外,
有必要讓農業外的人,認識不同價值觀念的生活型態。
 
《鄉間小路》一路抱持著 If you eat, you a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e.的理念,以軟性為訴求,以趣味性與感性為賣點,以節令蔬果、養生保健、環境生態、生活園藝及鄉村旅遊為主要內容,向消費者推薦高品質的三生農業,表現農村的活力、自然與尊嚴;讓農業與生活結合,讓城鄉更為親近。
 
《鄉間小路》關心日常生活,報導依節氣生產的食材,蒐集圍繞在餐桌旁的隨意言談和深刻記憶,想像彼此共同的、可實踐的未來。
說她是臺灣最早的農業生活刊物,一點也不為過。二十年來,《鄉間小路》踏實地在寶島上生活,持續記錄在鄉間遇見的美好事物,始終抱持「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農業無關?」的生活態度,每月定期和讀者分享當令農作滋味與在地生活智慧。

  • 讀者徵文
  • 編輯後記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