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營移民:吉野村回顧錄
點閱:282譯自:官営移民:吉野村回顧録:台湾
其他題名:吉野村回顧錄
作者:清水半平著;斎藤光譯
出版年:2020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82625
ISBN:9789869656962
分類:歷史  
附註:附錄: 眞正能夠對談的吉野會等6種
清水半平,吉野郵便局長,投身建設吉野村三十五年。
《吉野村回顧錄》,臺灣第一個日本官營移民村的第一手紀錄。
我們因為戰敗的厄運,遭到遣返離開。
對我們來說,吉野村是令人懷念的故鄉,怎麼樣都無法忘懷。
「花蓮港到了。」大船停在遙遠的海上,高聲喊著嘿~喔~的工人們,有著刺青的赤裸身體,令人非常驚恐破膽。……我們下定決心長久居於四季如春的寶島「臺灣」,進入原住民地區,開創稱為理想鄉的日本村。在漫長的三十餘年歲月中,為了追求後代子孫繁榮的夢,許多人在種種沉重的壓力下,捨命不渝地犧牲奉獻。
一九一一(明治四十四)年,清水半平青春正盛,那一年冬天他遠渡重洋,從日本踏上花蓮的原野,將人生最美好的青壯歲月揮灑在這一片原屬阿美族的土地。整整過了一甲子,年邁的清水半平提筆回顧了遙遠的「令人懷念的故鄉」——吉野村。
名人推薦
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所長 張素玢教授 推薦,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副所長 鍾淑敏教授 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清水半平
明治二十三(一八九○)年十月生於群馬縣高崎市;明治四十四(一九一一)年,胸懷大志,與家族一同移民至花蓮港廳吉野村,在一片荒蕪長滿鬼茅的不毛之地開拓,是歷經三十八年歲月而建造成吉野理想村的有功之臣。大正二(一九一三)年,擔任吉野村郵便局局長;大正三(一九一四)年,成立「清水種苗園」(しみづ農園的前身);大正六(一九一七)年,妻子ミチヨ去逝,獨自扶養幼子清水一美;擔任吉野村郵便局局長同時,也擔任吉野村住民會會長一職,為吉野村建設發展盡心盡力;成立吉野村產業組合(農業組合),為村子的農業、產業、人民福利、公共衛生……等各項事務盡心盡力。他同時也是花蓮港廳議員、米穀會會長、臺灣種苗協會理事,積極參與植物品種改良及造園事業。昭和二十一(一九四六)年四月,清水半平遭遣返日本,回到故鄉群馬縣高崎市,設立「しみづ農園」;昭和五十六(一九八一)年一月,九十歲高齡,與世長辭。
譯者介紹
斎藤光
本名張文憲,生於一九九六年八月,花蓮人。熱愛臺灣豐富的歷史色彩,也希望藉一己所學,翻譯日文史書資料,為臺灣歷史略盡薄力。
章節
- 推薦序‧花蓮縣長徐榛蔚
- 推薦序‧張素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 清水家序‧清水一也
- 導讀‧鍾淑敏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所長
- 前言
- 第一章 官營移民 總督府直營時代
- 一、臺灣的沿革
- 二、自由移民的過程
- 三、領臺初期的百萬移民論
- 四、私營移民村實況
- 五、著手官營移民
- 第二章 移民村概要
- 一、吉野村
- 二、豐田村
- 三、林田村
- 四、官營移民事業的成效
- 五、移民地的命名
- 六、官營移民動用了多少國庫?
- 七、總督府直營移民指導所的廢止
- 八、隔年中南部也誕生官營移民村
- 第三章 地方廳經營時代
- 一、花蓮港廳出張所的設置與廢止
- 二、為了推動移民而愼選官員
- 三、官民合作的吉野村
- 第四章 吉野村素描
- 一、初見到的花蓮港
- 二、自治機關
- 第五章 移民的產業與經濟
- 一、分配土地有如抽籤
- 二、實施期待已久的水利設施
- 三、終結移民貧窮的產業組合
- 第六章 教育、宗教及團體
- 一、對於移民村必要的特殊教育
- 二、復甦農業的農林學校
- 三、宗教
- 四、團體
- 第七章 衛生
- 一、可怕的病魔
- 二、為了民生由組合成立醫院
- 第八章 天災異象
- 一、颱風的魔爪
- 二、野豬為害令人苦惱
- 三、蝗蟲大軍鋪天蓋地
- 四、長達半年的連續地震
- 五、令人困惑的蝸牛禮物
- 六、洪水前開拓水路的煩惱
- 第九章 安居樂土
- 一、娛樂是村民的潤滑劑
- 二、在生活方面的變化
- 三、三度迎接親王殿下
- 第十章 為建村而奉獻的人物──歷代廳長
- 第十一章 吉野村與花蓮港
- 一、情份深厚的村落與街港
- 二、花蓮港會
- 三、聲名遠播的立霧溪砂金
- 第十二章 戰爭與和平
- 一、戰爭下的吉野村
- 二、戰敗與移民村
- 三、和平是人類的共同願望
- 附錄
- 一、眞正能夠對談的吉野會
- 二、感人的同學聚會
- 三、來自會員的信
- 四、會友通信
- 五、會員的消息
- 六、清水半平訪友日記
- 後記
-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