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文書
點閱:856作者:鄭志明, 陳繼成編著
出版年:2021
出版社:國立空中大學
出版地:新北市
集叢名:生活科學系叢書
格式:PDF,JPG
頁數:256
ISBN:9789869928199
分類:文化風俗人類  
附註: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2025年1月初版5刷
殯葬文書大致上是專指殯葬儀式中的語言與文字,是配合儀式而來的觀念符號系統,帶有著濃厚意指性與象徵性的表述內容,是具有著特別指涉內涵的符號系統,發展出集體性約定俗成的默契形式,在長期的重複與傳播下有著程式性的規範模式,可以經由數百年或數千年世代的傳承與沿用下來。當殯葬文書成為規範性的程式時,指導著整個殯葬活動的習慣性流程,以語言或文字來引領儀式的進展。文字可以視為是語言的書面延伸,將語言的思維觀念與信息系統轉化成象徵性的文字符號來加以保存,即殯葬文書是殯葬語言的書面擴充與發展,經由文字的轉譯將語言的觀念與信息,進行更為精緻的修飾與創造,擴大了語言在殯葬禮儀活動中的傳達與表述的能力。
殯葬文書不僅將殯葬語言加以符號的定型化,同時也可以在文字的儲存過程中進行文學性的創造,精鍊其符號的形式與美化其表達的內容,成為殯葬禮儀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與殯葬語言同時並存,甚至成為殯葬語言的主要表述依據,殯葬文書可以從殯葬語言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套特殊的文學系統,進而主導了殯葬禮儀的發展模式。
殯葬文書與禮儀是人類固有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形態,在數千年的文化傳承過程中是有其深層的禮義結構,儘管外在環境如何快速與劇烈地變遷,人們處理死亡的生命禮儀仍遵循原有的文化模式來進行,某些外在的表現形式不得不被迫調整或轉化,內在的禮義精神卻可以經由文化的調適與建設,帶動出殯葬文書與禮儀適應時代的新契機。所謂文化建設,絕非破壞舊有的文化形式,移植新的文化形式,應是奠立在原有的文化內涵上進行改革與創新,重視傳統殯葬文書與禮儀原有的知識、技能、經驗、信仰與生命情操等文化基礎,在精益求精與反復錘煉的過程中,發展出與新時代相契合的殯葬文書與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