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與現代手稿研究

點閱:1

其他題名:Texts and modern manuscript studies

作者:易鵬著

出版年:2019

出版社:書林出版 紅螞蟻圖書經銷代理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文學觀點:33

格式:PDF,JPG

頁數:306

ISBN:9789574458691

分類:文學評論  

附註:版權頁英文題名: Texts and modern manuscript studies

本書為國內第一本以「文本生成學」為理論基礎,融合精神分析、後現代理論、古希臘哲學等思維來探索文學創作的神祕歷程,以開啟手稿研究方法論。書中例舉臺灣現代作家王文興、周夢蝶,西方的納博科夫著作,始於文本、前文本手稿形成過程,終於出版現象,極具學術開創精神,意義非凡。
 
內容架構主題明確,文字嚴謹細緻,資料旁徵博引,討論的議題在手稿與文本間抽絲剝繭,辯證與論述兼具。文本分析嘗試突破傳統,採取三欄表格逐段呈現,作者對手稿的辨識與標註更可見其細心與功力。
 
本書提供學界一個文本與手稿研究的範例,開拓文類研究新視野,啟發讀者探索關於文本「起點」的密趣。
 
「起點的兩面相互激發。其一是朝向現實中的目的,此即開始之及物(transitive)面向,……另一面向,其開始保留本身根本(radical)的初始性,其不及物(intransitive)面向,除了不斷自我澄清的過程外並無對象。」—Beginnings, Edward W. Said

作者介紹
 
易鵬
 
現任中央大學英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前現代,史賓賽(Edmund Spenser)與寓言。近年致力現代手稿研究,王文興,周夢蝶與魯迅等手稿研究。出版與編輯作品包括“The New World of The Faerie Queene, Book III: From Apposition to Compassing.”、〈始作俑者:從《科學心理學大綱》到譚嗣同,康有為與章炳麟〉、〈惡之華:《家變》之日常顯象〉、《臺灣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手稿研究專題,音樂與手稿研究專題,與《王文興手稿:〈家變〉、〈背海的人〉》。現擔任ITEM(Institute of Modern Texts and Manuscript Studies)「喬伊斯與英語系現代主義研究組」(Joyce and Anglophone Modernism Team)海外副研究員。

  • 【導言】起源與開始
  • 【結論】手稿,未盡與不成
  •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