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德遊記
點閱:1685譯自:Voyages
作者:[法]安德列·紀德著;由權, 李玉民譯
出版年:2021
出版社:品林數位文化出版 如是文化發行
出版地:新竹縣竹北市
集叢名:紀德文集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313914
EISBN:9789865530402 EPUB
分類:歐美文學  
附註:含附錄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紀德是個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家,《剛果之行》和《乍得歸來》是其遊記的代表作品,紀德在這兩部遊記中嚴厲地批評了法國的殖民政策,揭示出殖民制度不可避免的惡果;同樣引起軒然大波的還有《訪蘇歸來》及其「補正」,面對當時西方左派知識份子奉為理想的蘇聯,紀德不盲從、不盲信,堅持真理和人道主義精神,表達了對蘇聯現實的失望。紀德的遊記創作既有個人情懷的抒寫,又富有飽滿的政治熱情和誠篤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其整個創作生涯中佔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紀德遊記》除上述代表作之外,還收入《放棄旅行》、《漫遊土耳其》和《布列塔尼遊記》三部作品,紀德一生的遊記作品精華盡收其中。
作者簡介
安德烈·保羅·吉約姆·紀德(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法國作家,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的早期文學帶有象徵主義色彩,直到兩次世界大戰的戰間期,逐漸發展成反帝國主義思想。
紀德擅長虛構和自傳書寫,在文字間展露他的人格中,因拘謹保守的教育和狹隘的社會道德主義分裂而成的兩面:衝突和至終和諧。他的作品描繪了嚴謹道德約束下的自由和賦權,可以感受到他為追求知性而誠樸的持續努力。他自我探索般的文字,反映了他關於如何成為完全的自己的思索,筆意所及包括在不背叛個人價值的同時,擁抱個人的性別本質。紀德的政治活動受當時社會風潮影響;他並在1936年遠行至蘇聯後,表明拋棄共產主義。
紀德擅長虛構和自傳書寫,在文字間展露他的人格中,因拘謹保守的教育和狹隘的社會道德主義分裂而成的兩面:衝突和至終和諧。他的作品描繪了嚴謹道德約束下的自由和賦權,可以感受到他為追求知性而誠樸的持續努力。他自我探索般的文字,反映了他關於如何成為完全的自己的思索,筆意所及包括在不背叛個人價值的同時,擁抱個人的性別本質。紀德的政治活動受當時社會風潮影響;他並在1936年遠行至蘇聯後,表明拋棄共產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