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現場:八○年代紀實攝影

點閱:8

其他題名:八○年代紀實攝影 80年代紀實攝影

作者:蔡明德作

出版年:2016

出版社:南方家園文化出版 聯合發行總經銷

出版地:臺北市 [新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354

ISBN:9789869255783

分類:攝影  

一九八○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社會快速轉型,人文精神與文化生活卻日益膚淺頹喪,《人間》雜誌秉持對弱勢群族、文化、環境與政經議題的關懷而創辦。作者蔡明德參與了《人間》草創至結束的歷程,透過鏡頭與回憶,重返「人間現場」──再現底層人民為生存所付出的代價、拉回台灣解嚴前夕的呼喊、揭露工商社會風光背後對環境與心靈造成的傷害。
 
三十年前,蔡明德走遍台灣,挖掘生活百態,紀錄時代;三十年後,我們是否仍迷走在同樣的角落,萎滯不前?

本書特色

一九八○年代台灣影像記憶回流
──「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人間》發刊詞

專文推薦

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楊渡│詩人、作家  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贊聲推薦

黃春明│作家  張照堂│攝影家、文化工作者    黃武雄│台大退(而不)休教授  陳列│作家  黃翰荻│畫家暨藝評家  楊祖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鍾喬│作家、導演、「差事劇團」負責人  劉振祥  │攝影家

§蔡明德專書收錄的攝影成果,大部分是「人間」時期的心血結晶。回首前塵,固然親切溫暖,卻也揉合著世事多變往事已遠的痛切,沒有理由掉進緬懷美好時光的陷阱。─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蔡明德的攝影作品,平靜但深刻地提示觀者,你我那個不可再得的、消逝的年代的人事物,讓我們在複習過往的歷史事件當中,增添更多對台灣的理解,和對土地的情懷。─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在蔡明德的人道主義注視和見證下,幾乎全方位的實踐著紀實影像的古典精神。其中不少影像,已經成為台灣社會對那個年代某些歷史事件的集體圖像記憶。─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蔡明德的影像讓人深心觸動的,往往不是那些街頭衝突的瞬間,而是在事件的背後,呈現那些質樸的、溫煦的、純厚的、天真的、堅毅的,甚至是絕望的人的容顏。有時只是那回眸的一瞬,卻讓人心中生起憐憫、希望、愛和溫暖。─楊渡│詩人、作家

§三十年過去,如今蔡桑將歲月都換成了照片,這些照片也已成為歷久不衰的社會寓言—貪酷如他鏡頭下的屠虎記,瘋狂如那座六合彩的明牌市集,扭曲如受資本體制支配的環境公害,壓迫如吳鳳神話,異化如災變礦場。這座島嶼的死生榮辱和哀樂悲傷仍舊繼續,人間無從迴避躲藏,報導紀錄是永遠沉重的擔子。─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作者介紹

攝影│文字  蔡明德

台灣紀實攝影師,曾任《人間雜誌》攝影記者、圖片編輯,後任《首都時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時報周刊》等。曾獲自立報系年度最佳新聞圖片獎新聞類首獎、柯達年度新聞攝影大賽人物類首獎。攝影作品更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及中國廣東美術館收藏。
  • 俯瞰人間拍與被拍的奮起、蹣跚、熱烈與孤寂——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 封存於影像之中的記憶回流——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 古典紀實攝影的美好一仗——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 《人間》回眸,還留幾許溫暖?——楊渡│詩人、作家
  • 人間的眼睛——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 自序——蔡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