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名家觀點
全球經濟進入另一個危險階段《華而誠》
金融脈動
柏南克的非傳統性貨幣政策《梁國源》
國銀十年來的歡與愁《葉銀華》
融資兼投資挺新興產業《沈大白》
封面故事
二次衰退會來嗎?《徐碧華》
美歐日三大引擎 全部熄火《王健全》
美國經濟低盪 專家籲留意風險《李淑慧》
許嘉棟:經濟前景 不容樂觀《陳美君》
四股逆風 吹出衰退疑慮《梁國源》
提振經濟 台灣要拚內需《吳中書》
希臘違約 衝擊小於雷曼《杜英宗》
歐債危機 讓美復甦受挫《鄭貞茂》
兩個指數 衡量全球景氣《黃書明》
瑞銀環球展望《浦永灝》
歐盟歹戲 恐導致中國硬著陸《謝東年》
總統動員令 各部會拚經濟《編輯部》
雙率 央行吹變奏曲《陳美君》
溫州信貸危機 冰山一角《林則宏》
中國高利貸風波與警示《張大成》
新知講堂
牛熊證 掀風潮《魏興中》
CTA基金如iPhone顯現創新價值《周筱玲》
財經掃描
想當超級業務先與客戶同理心吧《張雅惠》
拓寬渠道.構築先機《李智仁、賴建宇》
兩岸視窗
金融業登陸設租賃掀風潮《夏淑賢》
政策論壇
人民幣國際化 台灣要爭取商機《編輯部》
許嘉棟:國際化 應漸進不冒進《編輯部》
全球失衡現象 可望舒緩《王儷容》
新貨幣 新市場 新通路《莊建發》
發展離岸中心 注意風險《張雲鵬》
另闢登陸模式 開創利基《趙國強》
人民幣L/C業務 OBU可切入《劉榮輝》
人文風尚
南山騎士 環島快遞愛心《李淑慧》
陳國和的藝術世界《呂淑美》
金融走廊
中信基金會 設另類窮人銀行《陳怡慈》
股票期貨 愈來愈夯《編輯部》
保險卓越獎出爐 新增三創新獎搶眼《陳怡慈》
金融人物
邱正雄 永豐金最佳代言人《夏淑賢、邱金蘭》
好書分享
通膨通縮 生活雙夢魘
陸金融 十年大戰略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台灣金融研訓院經過一年的規劃,已於9月下旬出版一本屬於台灣銀行家及金融家的專業刊物―「台灣銀行家」雜誌。這是一本實務性刊物,重點將擺在銀行金融及兩岸金融事務。有關本雜誌之宗旨、架構與內容之規劃謹說明如下:
近幾年美國次貸風暴引發金融海嘯,又逢兩岸經濟金融之交流開放加速,我國面臨金融情勢日益複雜且變化快速。經本院董監事會議及研訓指導委員會決議,規劃一契合台灣金融產官學界需求高水準實務性雜誌,作為探討台灣金融發展、金融政策與國內外重要金融議題,提供金融產官學界交流意見之平台。本雜誌名之為「台灣銀行家」雜誌,發行主旨如下:
一、讀者設定與內容定位
「台灣銀行家」雜誌主要訴求對象為金融界產、官、學、研相關人士,而議題選取以當前重要金融議題、熱門事件或具前瞻性、啟發性之發展思考為主。內容定位將以深入淺出、強調實務導向與高可讀性為原則,以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
二、組織架構與內容規劃
本雜誌之組織架構包括:發行人、總編輯、編輯顧問小組、編務顧問小組、編輯委員會、特約撰述、編輯工作小組及承編團隊。其中編輯工作小組由本院金融研究所同仁組成,承編團隊則由經濟日報專業編採人員擔綱。
目前本雜誌所規劃的單元,有編輯手札、拾繪金融、名家觀點、金融脈動、封面故事、政策論壇、新知講堂、兩岸視窗、寰宇瞭望、法說金融、人文風尚等。本院將延請知名學者專家擔任本雜誌的特約撰述,輪流執筆撰文。
三、出版發行
本雜誌初期為雙月刊,免費贈閱份數約三千份,並同步出版網路版。創刊號於98年9月30日出刊,並自99年1月起改為月刊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