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重磅專訪國內外疫苗產業專家,
找到疫後加入全球賽局的機會與挑戰
疫苗商戰台灣怎麼贏?
兩年多來,全球飽受新冠疫情所苦,Omicron變異株劃出一道新冠世代分水嶺,傳播力讓疫情流感化,逼得各國正視「與病毒共存」的必要性。
回顧「全球戰疫1.0」,世界大國動用產官學研醫所有資源,創下人類研發疫苗最快紀錄,英、美可謂最大贏家,中、韓也有因應之道。但截至2022年2月,WHO共通過10支疫苗的緊急使用清單,名單中沒有台灣國產疫苗;而當國際大廠紛紛尋求疫苗代工合作,以生醫研究著稱的台灣也在疫苗世界盃掉隊。
邁向「全球戰疫2.0」,生醫戰場轉而追求「次世代疫苗」「口服藥」「精準醫療」等更好、更適當的解方,台灣該如何再次掌握機會,在第二階段的全球賽局中勝出?
封面故事
重磅專訪國內外疫苗產業專家,
找到疫後加入全球賽局的機會與挑戰
疫苗商戰台灣怎麼贏?
兩年多來,全球飽受新冠疫情所苦,Omicron變異株劃出一道新冠世代分水嶺,傳播力讓疫情流感化,逼得各國正視「與病毒共存」的必要性。
回顧「全球戰疫1.0」,世界大國動用產官學研醫所有資源,創下人類研發疫苗最快紀錄,英、美可謂最大贏家,中、韓也有因應之道。但截至2022年2月,WHO共通過10支疫苗的緊急使用清單,名單中沒有台灣國產疫苗;而當國際大廠紛紛尋求疫苗代工合作,以生醫研究著稱的台灣也在疫苗世界盃掉隊。
邁向「全球戰疫2.0」,生醫戰場轉而追求「次世代疫苗」「口服藥」「精準醫療」等更好、更適當的解方,台灣該如何再次掌握機會,在第二階段的全球賽局中勝出?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