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2022年7月號]:島內涼感季

點閱:501

作者:鄉間小路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2.07

出版社:豐年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80

附註:原刊名為:農業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島內涼感季
炎夏豔陽把臺灣烘成一顆烤番薯,番薯島民半夜熱到失眠,醒來滿身大汗,穿著短褲無袖迎戰酷暑,出外立刻被發燒的空氣吻上臂膀,急急喊「好熱」投降。面對討人厭的悶熱,還有什麼自然涼方可以派上用場?
 
「那就跳進沁涼的海裡吧!」住在恆春半島的島民堅持不開冷氣,因為山海就是最能降溫的沙漠綠洲;「那就中午前收工吧!」山城埔里的青農向前輩習來避暑祕訣,把握清晨涼爽時分於大地躬耕;「那就等夜晚到來吧!」對港都高雄的地方工作者而言,到冰果室點一碗最澎湃的招牌水果冰,伴隨撲面海風下肚,最是暢快淋漓。
 
有些事物夏天做才過癮,包括大口嗑掉整顆西瓜,包括以青草茶澆熄心緒的燥熱,包括在晒到紅痛的肌膚敷上蘆薈,阿嬤的自然系涼感祕方,有時勝過冰箱冷氣機,讓熱到心浮氣燥的你我獲得救贖。
 
雜誌簡介
 
豐年社於民國80年發行《鄉間小路》月刊,以生活雜誌的型態,
讓本土農業走進每一個家庭之中;因為農業除了追求經濟性生產之外,
有必要讓農業外的人,認識不同價值觀念的生活型態。
 
《鄉間小路》一路抱持著 If you eat, you a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e.的理念,以軟性為訴求,以趣味性與感性為賣點,以節令蔬果、養生保健、環境生態、生活園藝及鄉村旅遊為主要內容,向消費者推薦高品質的三生農業,表現農村的活力、自然與尊嚴;讓農業與生活結合,讓城鄉更為親近。
 
《鄉間小路》關心日常生活,報導依節氣生產的食材,蒐集圍繞在餐桌旁的隨意言談和深刻記憶,想像彼此共同的、可實踐的未來。
說她是臺灣最早的農業生活刊物,一點也不為過。二十年來,《鄉間小路》踏實地在寶島上生活,持續記錄在鄉間遇見的美好事物,始終抱持「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農業無關?」的生活態度,每月定期和讀者分享當令農作滋味與在地生活智慧。
  • 編輯後記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