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一○一後備警察營與納粹在波蘭的最終解決方案
點閱:2譯自:Ordinary men:Reserve Police Battalion 101 and the final solution in Poland
其他題名:第一〇一後備警察營與納粹在波蘭的最終解決方案 第101後備警察營與納粹在波蘭的最終解決方案
作者:克里斯多福.布朗寧 著
出版年:2022
出版社:春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出版地:臺北市 桃園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216992
ISBN:9786269648276
EISBN:9786269648269 EPUB; 9786269648252 PDF
分類:歷史  SDG10 減少不平等  
附註:附錄: 1, 第一〇一後備警察營槍殺的猶太人人數--2, 第一〇一後備警察營驅逐到特雷布林卡的猶太人人數--3, 縮寫對照表
大屠殺是一個英雄太少,而加害者及受害者都太多的故事
大屠殺研究領域經典之作,最新版本
對於大屠殺的根本性探問——
一群尋常的中年男子如何變成了種族滅絕的劊子手?
本書是關於德國第一〇一後備警察營的真實故事。
一九四二年一月,在柏林舉行的萬湖會議確認了一九四一年起逐步成形的最終解決方案:納粹德國決定清洗歐洲猶太人,將他們全部送往「東方」(波蘭與俄羅斯)並奴役之,倖存者則於以處死,欲將猶太民族徹底滅絕。而在第一線執行大規模槍擊及圍捕猶太人,將他們驅逐到死亡集中營的,多由後備警察營負責。
在眾多警察營中,來自漢堡的第一〇一後備警察營顯得十分「非典型」:他們的組成分子年齡偏高,被認為不適合從軍;在戰前接受教育,見過不同於納粹的政治與道德標準;多為工人階級與底層出身,而當時的漢堡,也是德國納粹化最低的城市之一。然而,這樣的一群人,卻創下了所有警察營中第四高的殺戮紀錄:他們殺死了三萬八千人,驅逐了四萬五千二百人。
到底是為什麼,這些普通的中年男子,會變成執行恐怖大滅絕的劊子手?
作者布朗寧認為,多數第一〇一後備警察營的成員並不是什麼狂熱的納粹分子,他們出於多種原因而犯下大屠殺這種不可思議的暴行:包括從眾的同儕壓力,對權威的服從、角色適應和改變道德觀念與規範,以證成他們的行為是正當的。在警察營中很快就出現三種群體:一群是熱心於殺戮的少數核心分子,一群是會忠實履行職責,但不會主動為之的多數人,以及在不降低屠殺效率的情況下,盡可能逃避參與殺戮行為的少數人。
雖然本書討論與分析的主體是二戰期間一支特定的後備警察營,但作者提出的普遍性觀點是:在戰爭等極端狀況下,大多數人屈服於情境與群體環境的壓力,會採取他們永遠不會自願採取的行動。
《普通人》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重要作品,書中所呈現的主題與洞見,直到今日,仍然是對世間人性的軟弱、殘虐與「平凡邪惡」的重要提醒。本書在一九九二年首刷出版二十五年後,增補了新的內容——針對後備警察營的最新研究,並補充上更多照片與解析——讓讀者更能接近當時的時空。
專文導讀
★夏克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對於猶太大屠殺這種仍有重大現實意義的歷史暴行,急著蓋棺定論,或大而化之的泛道德喟嘆,對於避免過去罪惡的再度發生都沒有助益。無論過程多麼地讓人不悅甚至痛苦,仔細地重建真相細節,無畏地追尋行為背後的動機與經驗,才是避免慘劇重複的關鍵……Never again(不讓它重演)所需要的道德勇氣與病識感,終究來自於深刻知識的反省力量。閱讀《普通人》正是好的開始。
——夏克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本書導讀者)
好評推薦
對於人類行為非凡且令人極度不寒而慄之一瞥……這是一本研究嚴謹的著作,代表了對大屠殺書寫的重大貢獻。
──Newsweek
章節
- 封面
- 波蘭地圖1942-1943
- 盧布林區地圖
- 【導讀】 歷史學家對於大屠殺的根本性提問 ⊙夏克勤
- 前言
- 1 一個約瑟烏夫的清晨
- 2 秩序警察
- 3 秩序警察及最終解決方案:一九四一年,俄國
- 4 秩序警察及最終解決方案:驅逐猶太人
- 5 第一○一後備警察營
- 6 抵達波蘭
- 7 大規模屠殺啟動:約瑟烏夫大屠殺
- 8 對一場屠殺的反思
- 9 沃瑪濟:第二連的墮落
- 10 八月,將猶太人驅逐至特雷布林卡
- 11 九月下旬的槍決
- 12 恢復驅逐行動
- 13 霍夫曼上尉奇怪的健康狀況
- 14 「獵殺猶太人」
- 15 最後的大屠殺:「豐收節」
- 16 後來的事
- 17 德國人、波蘭人與猶太人
- 18 普通人
- 後記
- 致謝
- 二十五年後
- 附錄一 第一○一後備警察營槍殺的猶太人人數
- 附錄二 第一○一後備警察營驅逐到特雷布林卡的猶太人人數
- 附錄三 縮寫對照表
- 版權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