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 薩提爾溝通法
點閱:63其他題名:覺察自我、培育部屬、領導團隊 覺察自我培育部屬領導團隊
作者:經理人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3
出版社:巨思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經理人月刊特刊:no.56
格式:PDF,JPG
頁數:84
分類:人際溝通  
編輯台時間
如懿的冰山
心理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把人比喻為冰山,外在行為如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容易被察覺;內在感覺則沉在水下,不容易被看見。
與他人發生衝突時,如果能了解彼此水面下的冰山7層次,就能從中調整應對方式,進行良好溝通,7層次包括行為、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以及自我。
以架空故事的清宮劇《如懿傳》為例,乾隆皇帝登基後因屢遭算計,生性愈來愈多疑且自我中心,對一路以來相知相惜的皇后如懿也諸多猜測,一味地要她委屈自己,來體諒、配合。在一次出巡中,乾隆因貪圖享樂,2人爆發爭吵,以下以薩提爾溝通法來分析他們的內在冰山。
乾隆:行為(皇后罵朕不愛惜聲譽);感受(生氣、煩躁);感受的感受(對自己生氣感到心虛);觀點(對如懿:皇后認為朕是失格的皇帝;對自己:朕沉迷享樂,或許不值得尊重);期待(對如懿:期盼她能體諒;對自己:希望自己不要沉迷);渴望(想要被尊重、被無條件愛著);自我(朕不是一個好皇帝、好丈夫)。
如懿:行為(要皇上愛護自身);感受(生氣、悲憤);感受的感受(對自己生氣感到無奈);觀點(對乾隆:皇上為什麼講不聽;對自己:我不是稱職的皇后);期待(對乾隆:希望能節制;對自己:希望能勸得動皇上);渴望(希望自己被信任);自我(我不是一個好皇后、好妻子)。
可惜在爭執中,乾隆和如懿互不退讓,2人關係因此絕裂。假若當時他們學會薩提爾的溝通方式,能夠覺察彼此的內在冰山,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了。
特約編輯 楊修
如懿的冰山
心理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把人比喻為冰山,外在行為如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容易被察覺;內在感覺則沉在水下,不容易被看見。
與他人發生衝突時,如果能了解彼此水面下的冰山7層次,就能從中調整應對方式,進行良好溝通,7層次包括行為、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以及自我。
以架空故事的清宮劇《如懿傳》為例,乾隆皇帝登基後因屢遭算計,生性愈來愈多疑且自我中心,對一路以來相知相惜的皇后如懿也諸多猜測,一味地要她委屈自己,來體諒、配合。在一次出巡中,乾隆因貪圖享樂,2人爆發爭吵,以下以薩提爾溝通法來分析他們的內在冰山。
乾隆:行為(皇后罵朕不愛惜聲譽);感受(生氣、煩躁);感受的感受(對自己生氣感到心虛);觀點(對如懿:皇后認為朕是失格的皇帝;對自己:朕沉迷享樂,或許不值得尊重);期待(對如懿:期盼她能體諒;對自己:希望自己不要沉迷);渴望(想要被尊重、被無條件愛著);自我(朕不是一個好皇帝、好丈夫)。
如懿:行為(要皇上愛護自身);感受(生氣、悲憤);感受的感受(對自己生氣感到無奈);觀點(對乾隆:皇上為什麼講不聽;對自己:我不是稱職的皇后);期待(對乾隆:希望能節制;對自己:希望能勸得動皇上);渴望(希望自己被信任);自我(我不是一個好皇后、好妻子)。
可惜在爭執中,乾隆和如懿互不退讓,2人關係因此絕裂。假若當時他們學會薩提爾的溝通方式,能夠覺察彼此的內在冰山,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了。
特約編輯 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