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第二集

點閱:4

其他題名:4世同堂 四世同堂

作者:老舍著

出版年:2023

出版社:好優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老舍選集:10 Episteme:38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頁數:388

字數:168513

ISBN:9786267216439

EISBN:9786267216620 EPUB

分類:中文現代文學  

附註:作者本名舒慶春

系列書: 四世同堂,本系列共4本,連載中
《四世同堂》一九五○年版本完整正體中文版
保留原始用字★並附表說明、對照

會引來滅亡的,不論是什麼東西或道理,
總是該及時矯正。

剛強的人明知苦痛而不怕打,
所以能在皮鞭下為正義咬上牙。
  《四世同堂》創作於一九四四年,本書收錄的版本最終完成於一九四八年。當時的中國,正面臨北平淪陷進入第五年,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的時期。始終對於國族、對於國家被侵略有著許多想法的老舍,在此時自夫人的經歷中取材,耗時四年,寫就這一部關於「抵抗」的作品。

  既然終究是要抵抗的,為什麼有些人最初選擇妥協?在侵略之下的僥倖之心,真的能夠保全自己、與重視的人嗎?歷經戰亂,歷經侵略老舍已經很清楚,如果最終總是要抵抗的,為什麼一開始要對惡行之人懷抱希望?

  瑞宣從祖父一直看到自己的小女兒,沒說出什麼來便走進屋裏去。到屋裏,他對自己說:「這就是亡國奴的家庭教育,只有淚,哭喊,不合理的袒護,而沒有一點點硬氣兒!錢老人盼望有個會打仗的孩子,這表明錢詩人——受過日本人的毒打以後——徹底的覺悟過來:會打仗的孩子是並不多見的,而須趕快的產生下來。可是,這是不是晚了一些呢?日本人,在占據著北平的時候,會允許中國人自由的教育小孩子,把他們都教育成敢打仗的戰士嗎?錢詩人的醒悟恐怕已經太遲了?」

  作為被侵略國的國民,老舍透過小說筆法,描寫出他所看見的,妥協與求全之後,只會換來什麼樣的不堪。這部小說也並不只是創意上的發想,而是一個倖存者,發自內心地對怯戰者發出的警世之音。

  ◎標註相異用字(附對照表)
  本書並保留老舍許多獨特的、具有北京風味的用字與用語。老舍的作品原來就以其融合北京風情與英式幽默的筆觸而著名,本書在最大限度下保留老舍的文字風格,讓讀者能夠讀到最原汁原味的老舍文學。
作者簡介

老舍

  老舍(一八九九年-一九六六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筆名。生於北京,滿洲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戲劇的代表作家。

  老舍幼時家貧,在私塾接受傳統教育啟蒙,後來考取北京師範學校。他在二十世紀的二○年代時曾經擔任過老師、校長等教員職務,也在此時受到五四運動影響,並前往英國講學。英國講學期間,他閱讀大量的英語文學作品,並開始寫作。他亦曾短暫旅居新加坡,最後回到北京,於大學任教。此時的老舍目睹中國在國民黨北伐、抗日下遭受的艱苦與磨難,創作出《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鬚溝》《茶館》等小說、戲劇作品。

  然而,雖然老舍曾被共產黨稱為「人民藝術家」,亦曾在作品中頌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擔任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書記處書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務,但仍在文革時慘遭迫害,跳太平湖自盡,享年六十七歲。一九七八年時恢復名譽。遺作為《正紅旗下》。
  • 序幕
  • 第一部 惶惑
  • 第二部 偷生
  • 原、今用字.混用字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