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樹天演逆旅
點閱:4作者:陳玉峯著
出版年:2019
出版社:愛智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地:高雄市
集叢名:山林書院叢書:28
格式:PDF,JPG
頁數:340
ISBN:9789576085345
分類:散文  
本書為陳玉峯教授書寫台灣隘寮北溪上游的生界傳奇:槲樹族群的前世今生,不只縫合魯凱文化的歷史斷層,也透析人地情感的原鄉底蘊。
短短4天的旅程,耙疏10萬餘字及千幀照片,並匯聚作者44年專注於植被調查的深厚基礎,打破學理等智識的隔閡,還原人文、天文、地文、生文的本來面目,
為自然史書寫的另一新頁與突破。
短短4天的旅程,耙疏10萬餘字及千幀照片,並匯聚作者44年專注於植被調查的深厚基礎,打破學理等智識的隔閡,還原人文、天文、地文、生文的本來面目,
為自然史書寫的另一新頁與突破。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陳玉峯
台灣民間自然保育、文化改造的代表性人物。畢業於台灣大學植物系,台灣理學碩士,東海大學理學博士。先後任教台大、逢甲、東海、靜宜大學,曾任靜宜大學副校長、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現為「山林書院」負責人、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專業研究台灣山林植物生態與分類,積約40年台灣山林研究、調查經驗,從事生態保育運動與教育、社運、政治運動、自然寫作、生態攝影、社教演講等。
2003年榮獲第二屆總統文化獎──鳳蝶獎。
1991年創設「台灣生態研究中心」。2002年創設全國第一所生態學系暨研究所,並捐獻、募款3千萬元,興建生態館。2003年10月成立台灣生態學會。著有「台灣植被誌」專書及其他論述、散文等數十冊。2007年辭職,勘旅全球、搶救熱帶雨林,並學習、探索台灣宗教哲學。2012年開創「山林書院」。2014年8月起,任教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於2020年1月底退休。
陳玉峯
台灣民間自然保育、文化改造的代表性人物。畢業於台灣大學植物系,台灣理學碩士,東海大學理學博士。先後任教台大、逢甲、東海、靜宜大學,曾任靜宜大學副校長、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現為「山林書院」負責人、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專業研究台灣山林植物生態與分類,積約40年台灣山林研究、調查經驗,從事生態保育運動與教育、社運、政治運動、自然寫作、生態攝影、社教演講等。
2003年榮獲第二屆總統文化獎──鳳蝶獎。
1991年創設「台灣生態研究中心」。2002年創設全國第一所生態學系暨研究所,並捐獻、募款3千萬元,興建生態館。2003年10月成立台灣生態學會。著有「台灣植被誌」專書及其他論述、散文等數十冊。2007年辭職,勘旅全球、搶救熱帶雨林,並學習、探索台灣宗教哲學。2012年開創「山林書院」。2014年8月起,任教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於2020年1月底退休。
章節
- 自序
- 目錄
- 1. 前引
- 2. 神山第一家
- 3. 六百米外的兩隻猴子
- 4. 再論千手觀音或駢幹理論(A)
- 5. 再論千手觀音或駢幹理論(B)
- 6. 楓香的遠距無性繁殖
- 7. 出與發
- 8. 芝麻開門
- 9. 乾坤大挪移(A)
- 10. 乾坤大挪移(B)
- 11. 乾坤大挪移(C)
- 12. La-new-pa、卡嘛段及黃連木(A)
- 13. La-new-pa、卡嘛段及黃連木(B)
- 14. 樣區開張
- 15. 孟傳與拉.乎伊
- 16. 岩生植群
- 17. 舊大武部落遺址
- 18. 槲樹現身暨永續模式假說
- 19. 一場山行腳
- 20. 胸徑組級結構的暫時分析
- 21. 台灣楓香/槲樹社會
- 22.由樹齡推演歷史地景
- 23. 一場山上坡段的櫸木林
- 24. 最大面積的槲樹純林
- 25. 一場山頂
- 26. 一場山林坐定
- 27. 大崩瀉帶
- 28. 台灣楓香-青剛櫟 社會
- 29. 麻留麻的太魯閣櫟社會
- 30. 麻留麻山稜的步履
- 31. 叩問朗吾呂
- 32. 假常綠樹
- 33. 獵人朗吾呂
- 34. 槲樹-金毛杜鵑社會
- 35. 最後的樣區
- 36. 格忍格勒
- 37. 再會吧,隘寮北溪
- 38. 1940-1956 年更新大期
- 跋一 賴孟傳
- 跋二 槲樹串連起來的架構脈絡 楊國禎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