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人間藏美景

點閱:1

其他題名:碎石道盡人間路 美景依舊藏人間

作者:紫兒佩佩 著

出版年:2024

出版社:黃佩如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20

EISBN:9786260125561 PDF

分類:散文  

寫碎石人間,是因為近讀《認識雨果》(2002年麥田出版)鄭寶娟所撰寫《三部小說、一個主角、一個人道目的》中,提及雨果在1848年創辦了一份名為《時事》的報紙,不斷寫文章促使各界對低層民眾關懷,以進行社會改革。此報成了法國同類報紙師法的對象,其中《碎石路報》(Macadam Journal)就承襲了其辦報精神,它是一本報導貧困大眾與潦倒藝術家生活狀況的半月刊。
碎石,的確道盡人間路,行路其上的,有著數不盡的苦難,然而因為在社會底層,無處發聲,也無人聞問。而那大發利市的企業財團們,卻仍大言不慚的談著「這份工作妳不做,有很多人排隊要做」,難道那高成長的企業,不是由一個一個的人工組合及累積起來的嗎?
所幸,現在時代不同了,科技的進步,讓勞工的工作形式,不再拘泥於現場,勞工得以用各種形式付出勞力,獲得報酬。
既然名為「勞工」,就代表是辛勞的一方,是應被善待的一方。然而,仍有許多企業尚未覺知,仍以舊思維在管理勞工。
佩佩以此書,向走在碎石路上的辛勞者致敬,也以天賜的美景,獻給在此路上的辛勞者。
慶幸的是,天地所賜的美景,從未向我們索要任何利益,佩佩將此記錄下來,以饗讀者。

佩佩鮮少與人打交道,如同路邊一株小草,與天地同生共存。天道,是人管不著的;但人道,我們可以去關懷。佩佩這株小草,看盡人間冷暖,將其記錄下來,以告天地,願有心者能關懷身邊弱勢者。
對人間的困頓我們無法盡如人意去協助、扶正;但佩佩可以記錄這些碎石路上的人、事、物,提醒芸芸眾生,無論妳現在是苦、是樂,人間總有存在諸多的苦,無人渡。
若能讓有能者,啓發心中的愛心、同理心,能布施、散播大愛,不只以利為生活主軸,相信碎石人間的路上,會更溫暖。

  • 作者簡介
  • 這碎石人間
  • 白襯衫
  • 吐司
  • 等待
  • 青黃不接
  • 拖時間
  • 賒帳
  • 鄰居送菜
  • 底層生活
  • 賣菜維生
  • 賣報紙
  • 三餐不繼
  • 好的選擇
  • 餵食流浪動物
  • 相依為命
  • 屋子漏水
  • 拾荒
  • 貼補
  • 送餐
  • 日常
  • 真實的底層人生
  • 為街友煮食
  • 寸步不離
  • 找尋主人身影
  • 忘卻過去
  • 將孩子帶在身邊
  • 洗碗工
  • 簡單做
  • 揹著孩子做生意
  • 失智
  • 遲到
  • 流浪為生
  • 身兼數工
  • 老年困頓
  • 換取生活費
  • 撿拾菜葉
  • 老人賣花
  • 勞作的情誼
  • 守護
  • 飢荒
  • 半工半讀
  • 分菜
  • 微薄收入
  • 兜售太陽花
  • 盆栽
  • 沉睡
  • 收集紙箱
  • 搶錢的小孩
  • 發怒的主管
  • 打手心
  • 少找錢
  • 碎石人間的美景
  • 走進去
  • 新物種
  • 天穹
  • 遇見妳
  • 生之沉重
  • 追求
  • 小怪物
  • 藝術家
  • 為大自然效勞
  • 壯麗風景
  • 不願聲張
  • 美感
  • 成串
  • 完美
  • 重生
  • 生命真諦
  • 減速
  • 空洞
  • 奇怪的對話
  • 相反
  • 牽扯不清
  • 像真的
  • 羞澀
  • 生根
  • 綺麗
  • 跟隨
  • 全面向陽
  • 手牽手
  • 姿態
  • 風情
  • 理性
  • 異端
  • 加持
  • 解放
  • 手作
  • 各自盛開
  • 龐克頭
  • 無人國境
  • 創作神經
  • 思緒飄舞
  • 天地獨立
  • 襯著
  • 各自的姿態
  • 大自然的賦予
  • 一地的春
  • 獨創
  • 散一地
  • 澎湃
  • 似畫
  • 神助
  • 透進來
  • 更堅強
  • 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