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學生的心理教養辭典:青春期來臨前,看懂孩子內心的32個關鍵字

點閱:7

譯自:초등 심리 사전:사춘기가 오기 전에 꼭 알아야 할 아이 마음

其他題名:青春期來臨前, 看懂孩子內心的32個關鍵字 青春期來臨前看懂孩子內心的32個關鍵字 青春期來臨前看懂孩子內心的三十二個關鍵字

作者:曺宇觀(조우관) 著

出版年:2024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高EQ父母:101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頁數:268

字數:62071

ISBN:9786267405529

EISBN:9786267405703 EPUB; 9786267405680 PDF

分類:親子教養  

 
想順利度過青春期風暴,
一定要掌握小學階段的親子溝通!
 
針對小學生心理&教養法則的指南書,
用心理學解鎖孩子內心,化解情緒與品格問題,
及早預防叛逆期的言行偏差!
 
當孩子進入小學──
 
# 開始與同學比較物質金錢時
# 對你的管教不以為然時
# 突然變得沉默寡言或暴怒時
# 甩上房門拒絕對話時⋯⋯
 
父母擔憂苦惱之餘,必須釐清:
 
◎ 孩子的哪些行為,是在求救?
◎ 父母的哪些言行,是在「加害」孩子?
◎ 哪些管教是可行的?哪些只會適得其反?
 
▎在孩子青春期來臨前,父母必須知道的小學生心理
 
韓國創傷治療專家曺宇觀說,小學是兒童過渡到青少年的階段,孩子正式脫離父母進入小型社會,開始經歷各種新的體驗,例如同儕競爭與交友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困惑、不安、壓力等心理狀態。這些情緒如果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與回應,很可能在上國中後演變成偏差行為、情緒控管障礙與親子衝突,甚至是成年以後的心理問題。
 
身為父母,要趁孩子還願意分享心情的小學階段,讀懂他們言行背後的訊息,幫助孩子處理自己也說不清的情緒問題,才能為將來的親子溝通打下良好基礎!
 
▎6大教養法則 × 32個心理關鍵字,先理解孩子才能管好孩子
 
上小學後的孩子,心思越加細膩複雜,借助心理學去理解、引導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可達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書作者以數十年的心理諮商專業與自身的育兒經驗,分析5種小學生常見的心理與行為,並提出6大教養法則:
 
① 愛的法則➙建立孩子的自信與獨立人格
② 安慰法則➙培養心理韌性
③ 勇氣法則➙賦予正向力量
④ 真心法則➙讀懂孩子鬧脾氣的原由
⑤ 訓練法則➙下達具有說服力的指令
⑥ 共感法則➙與孩子累積深度的信任
 
在6大教養法則下,再針對小學階段的情緒反應與管教情境,給予32個從心理學出發的關鍵字。從了解心理學名詞開始,告訴你如何與孩子交心、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觀察並理解孩子的內心,進而採取最貼近心靈的管教方式,從容應對孩子的各種情緒與行為。
 
✧ 利用「自我表露」來安慰受傷的孩子
✧ 以「投射姿勢」、「重新陳述」能加強溝通說服力
✧ 理解「自我辯解」在親子關係中的殺傷力
✧ 善用「故障收音機話術」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
✧ 從「心理界線」探究孩子在空間與情緒上的需求
✧ 避免使用「部分增強效果」來管教上癮問題
✧ 使用「麥拉賓法則」開啟與孩子的融洽對話
 
▎正確傳達你的指令與感受,顧好自己與孩子的身心
 
本書以教養情境做分類,使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大量舉例,分析小學孩童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以及教養方式對孩子心靈成長的影響。此外,作者也從心理學出發,主張父母應適度向孩子表達情緒。書中結合臨床與育兒經驗,娓娓道來父母該怎麼向孩子傳達自己的感受、需求與指令,創造親子雙贏的結果。
 
✦ 孩子用負面行為吸引父母注意時,冷處理是可行的嗎?
✦ 為什麼不應該將零用錢當成一種獎勵?
✦ 面對個性不同的孩子,教養原則應該一致嗎?
✦ 能否適度向孩子傳達父母的怒氣與失望?
 
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想法與反應,面對前所未見的情況,與其自行摸索管教方式、不確定是否造成「後遺症」,不妨跟著本書的心理法則,給予孩子正確的陪伴與引導,養出心靈健全、快樂生活的孩子!
 
【名人推薦】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作者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蔡宜芳|諮商心理師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強力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本書特色】
 
1. 用心理學神助攻,諮商心理師傳授小學生心理&教養對策
本書聚焦在小學階段的情緒教養與親子溝通,從心理學出發,網羅32個教養關鍵字,對應生活中常見的育兒情境。父母可按圖索驥,快速找到合適又有效的管教方式。
 
2. 打造互信互愛的親子關係,提早預防青春期風暴
作者以平易近人的舉例與親身經驗,說明親子間微妙的心理關係。父母可從中汲取育兒知識,也能療癒自己的童年創傷,與孩子建立更穩固的關係。

*作者簡介
曺宇觀(조우관)
 
韓國心理及生涯規畫諮詢、創傷及上癮症候群治療專家。從事生涯規畫及就業諮詢長達十餘年,後取得延世大學諮商相關的碩士學位,目前正在天主教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創立「下午四點的諮商所」,提供創傷、上癮、家庭暴力等心理諮商服務。著有《媽媽牌生涯指導》、《小學生情感課程》、《如何面對紛亂情緒》、《活出自我的媽媽》等著作(以上書名均為暫譯)。






譯者簡介
楊斯涵
 
畢業於政大外交系,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媒體傳播碩士。居住韓國十餘年,目前任職於金融產業韓商。翻譯為每日工作的一部分,工作之餘亦擔任兼職口筆譯者。平日熱愛旅遊,把居住在韓國的時間當成一段旅程,將所見所學轉換為更有溫度的文字內容。

  • 封面
  • 書名頁
  • 序言 當孩子還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時,父母如何讀懂他們的心?
  • 結語 父母的共感能打開孩子的心
  • 版權頁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