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35名家傑作三六六首

點閱:1

作者:夏玉露著

出版年:2024

出版社:朵雲文化

出版地:新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192140

EISBN:9786269706679 EPUB

分類:中文古典文學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最簡明易懂的古典詩詞賞讀入門書【電子書限定!】
.適合國中以上學子奠定國文基礎
.適合喜歡古典詩詞的成年男女於閒暇時賞讀

精選歷代35位名家的傑作-帶你進入豐富多樣的古典詩詞世界
.唐: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李賀、李商隱、溫庭筠、韋莊
.五代十國:孫光憲、馮延巳、李煜
.北宋:柳永、張先、晏殊、歐陽脩、晏幾道、蘇軾、黃庭堅、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
.南宋:辛棄疾、姜夔、吳文英、張炎
.元:張可久、喬吉
.清:王士禛、納蘭性德、王國維

◎電子書專屬格式
.專為電子書epub格式編排
.特別規劃「原文.注釋逐句對照」單元
.不受版面限制,注釋更詳盡

◎每首詩詞皆附
1.詩詞原文
2.一句題旨
3.賞讀譯文:力求以現代白話依字面翻譯,不多加附會及揣測。
4.原文.注釋逐句對照:力求精簡準確,並顧及典故。

詩詞的言外之意,邀請讀者自行品味、體會及想像。

◎編輯說明
‧排序:本書介紹之詩詞順序,係以朝代為先,再按作者的出生年排序,出生年不詳的作者之作品,則排在該朝代的最後面。但同一作者的詩詞排序,並非依創作順序排列。

‧詩詞版本:古典詩詞流傳久遠,部分用字會有兩、三種版本;在字意注釋上,各家亦有不同看法。因考據訓詁非本書用意,僅擇一解釋。

‧注釋:力求簡要精準。為了避免注釋編號影響賞讀,詩詞裡不加注釋編號,而是在注釋處註明詞彙所在行列,供讀者對照閱讀。此外,為了方便讀者閱讀,不需前後翻查注釋,每首詩詞皆附有完整注釋,因此相同詞語的注釋會重複出現。不過,相同詞語在不同詩詞中所用之意不見得相同,敬請注意。

‧賞讀譯文:以字面解讀為主,力求逐字翻譯,在顧及語意完整性之外,皆不多添加其他字詞。不談言外之意及背景故事,亦不做過多揣測。因詩詞的曖昧性,各家解讀多有差異,字面解讀亦難完全精準,僅供讀者參考。關於詩詞中是否有延伸意涵,敬請各位讀者發揮想像力與感受力來解讀及詮釋。
作者介紹

夏玉露
資深編輯及採訪記者,熱愛寫作,為了重溫古典詩詞的美好而企畫此系列書籍,希望讓所有讀者都能輕鬆讀懂詩詞,浸淫在詩詞用字精練、意境無窮的絕美文字世界。

著有:
《賞讀書信三.古典詩詞風景(增修版)》
《賞讀書信二.古典詩詞天空(增修版):唐至清代日月星辰晴雨雪九二首》
《賞讀書信一.古典詩詞花園(增修版):唐至清代繁花盛開一一五首》
《三六六.日日賞讀之三.古典詩詞有情人間(唐至清代)》
《三六六.日日賞讀之二.古典詩詞美麗世界(唐至清代)》
《三六六.日日賞讀古典詩詞經典名作(唐至清代)》

另以天真璐為筆名,創作暖心系長篇小說,著有《遇時不候:誰是最愛》、《凝視愛:想要在一起》、《曾經美好:相信或不相信愛情》、《迷途藏愛:未來在不在》(現有電子書版本)。
  • 書封
  • 目錄
  • 編輯說明
  • ◎唐(一):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
  • 【1、孟浩然】
  • 一/早寒江上有懷
  • 二/武陵泛舟
  • 三/秋宵月下有懷
  • 四/秋登蘭山寄張五
  • 五/夏日南亭懷辛大
  • 六/夏日浮舟過張逸人別業
  • 七/庭橘
  • 八/除夜有懷
  • 九/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 十/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十一/途中遇晴
  • 【2、王維】
  • 十二/山居秋暝
  • 十三/青溪
  • 十四/酌酒與裴迪
  • 十五/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 十六/終南山
  • 十七/終南別業
  • 十八/賦得秋日懸清光
  • 十九/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 二○/積雨輞川莊作
  • 二一/贈裴十迪
  • 【3、李白】
  • 二二/九日
  • 二三/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
  • 二四/月下獨酌
  • 二五/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 二六/古朗月行
  • 二七/前有樽酒行
  • 二八/挂席江上待月有懷
  • 二九/秋登巴陵望洞庭
  • 三○/淮海對雪贈傅靄
  • 三一/登金陵鳳凰臺
  • 三二/新林浦阻風寄友人
  • 【4、杜甫】
  • 三三/九日藍田會飲
  • 三四/江亭
  • 三五/即事
  • 三六/城西陂泛舟
  • 三七/春夜喜雨
  • 三八/秋興
  • 三九/旅夜書懷
  • 四○/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 四一/新秋
  • 四二/贈衛八處士
  • ◎唐(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
  • 【5、韋應物】
  • 四三/寄李儋元錫
  • 四四/同德寺雨後寄元侍御李博士
  • 四五/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 四六/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 四七/始夏南園思舊里
  • 四八/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 四九/遊溪
  • 五○/賦得暮雨送李胄
  • 【6、白居易】
  • 五一/早興
  • 五二/江樓夕望招客
  • 五三/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 五四/西湖晚歸,迴望孤山寺,贈諸客
  • 五五/杭州春望
  • 五六/南湖早春
  • 五七/客中月
  • 五八/宿湖中
  • 五九/晚秋夜
  • 六○/渡淮
  • 六一/湖亭望水
  • 【7、劉禹錫】
  • 六二/玄都觀桃花
  • 六三/再遊玄都觀
  • 六四/百花行
  • 六五/始聞秋風
  • 六六/柳
  • 六七/秋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
  • 六八/秋詞(山明水淨夜來霜)
  • 六九/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
  • 七○/新秋對月寄樂天
  • 七一/觀雲篇
  • 【8、柳宗元】
  • 七二/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 七三/早梅
  • 七四/南中榮橘柚
  • 七五/南澗中題
  • 七六/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 七七/紅蕉
  • 七八/梅雨
  • 七九/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剌史
  • 八○/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
  • 八一/漁翁
  • 八二/戲題階前芍藥
  • ◎唐(三):李賀、李商隱、溫庭筠、韋莊
  • 【9、李賀】
  • 八三/七夕
  • 八四/古悠悠行
  • 八五/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 八六/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七月)
  • 八七/高平縣東私路
  • 八八/殘絲曲
  • 八九/感諷(石根秋水明)
  • 九○/感諷(蝶飛紅粉臺)
  • 九一/夢天
  • 【10、李商隱】
  • 九二/小桃園
  • 九三/代贈
  • 九四/北樓
  • 九五/春日寄懷
  • 九六/春雨
  • 九七/秋日晚思
  • 九八/秋月
  • 九九/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 一○○/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 一○一/賦得桃李無言
  • 一○二/錦瑟
  • 一○五/河傳(同伴)
  • 一○六/河瀆神(河上望叢祠)
  • 一○七/春日偶作
  • 一○八/寒食前有懷
  • 一○九/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
  • 一一○/菩薩蠻(杏花含露團香雪)
  • 一一一/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
  • 一一二/曉仙謠
  • 一一三/題崔公池亭舊遊
  • 【11、溫庭筠】
  • 一○三/玉蝴蝶(秋風淒切傷離)
  • 一○四/更漏子(星斗稀)
  • 【12、韋莊】
  • 一一四/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
  • 一一五/更漏子(鐘鼓寒)
  • 一一六/浣溪沙(惆悵夢餘山月斜
  • 一一七/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 一一八/清平樂(野花芳草)
  • 一一九/章臺夜思
  • 一二○/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 一二一/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 一二二/應天長(綠槐陰裏黃鶯語)
  • 一二三/歸國遙(春欲晚)
  • 一二四/歸國遙(春欲暮)
  • ◎五代十國:孫光憲、馮延巳、李煜
  • 【13、孫光憲】
  • 一二五/玉蝴蝶(春欲盡)
  • 一二六/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
  • 一二七/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
  • 一二八/望梅花(數枝開與短牆平)
  • 一二九/菩薩蠻(小庭花落無人掃)
  • 一三○/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
  • 一三一/菩薩蠻(青巖碧洞經朝雨)
  • 一三二/虞美人(紅窗寂寂無人語)
  • 一三三/漁歌子(泛流螢)
  • 一三四/漁歌子(草芊芊)
  • 【14、馮延巳】
  • 一三五/上行杯(落梅著雨消殘粉)
  • 一三六/玉樓春(雪雲乍變春雲簇)
  • 一三七/拋球樂(梅落新春入後庭)
  • 一三八/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
  • 一三九/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
  • 一四○/清平樂(雨晴煙晚)
  • 一四一/憶江南(今日相逢花未發)
  • 一四二/謁金門(風乍起)
  • 一四三/應天長(石城花落江樓雨)
  • 一四四/鵲踏枝(秋入蠻蕉風半裂)
  • 一四五/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
  • 【15、李煜】
  • 一四六/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 一四七/青玉案(梵宮百尺同雲護)
  • 一四八/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 一四九/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 一五○/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 一五一/採桑子(庭前春月逐紅英盡)
  • 一五二/清平樂(別來春半)
  • 一五三/喜遷鶯(曉月墜)
  • 一五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一五五/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 一五六/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 ◎北宋(一):柳永、張先、晏殊、歐陽脩
  • 【16、柳永】
  • 一五七/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 一五八/卜算子(江楓漸老)
  • 一五九/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 一六○/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
  • 一六一/曲玉管(隴首雲飛)
  • 一六二/西平樂(盡日憑高目)
  • 一六三/河傳(淮岸)
  • 一六四/雨霖鈴(寒蟬淒切)
  • 一六五/望遠行(長空降瑞)
  • 一六六/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 一六七/滿江紅(暮雨初收)
  • 【17、張先】
  • 一六八/一叢花(傷高懷遠幾時窮)
  • 一六九/千秋歲(數聲鶗鴂)
  • 一七○/青門引(乍暖還輕冷)
  • 一七一/南歌子(蟬抱高高柳)
  • 一七二/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
  • 一七三/惜瓊花(汀蘋白)
  • 一七四/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 一七五/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
  • 一七六/虞美人(苕花飛盡汀風定)
  • 一七七/滿江紅(飄盡寒梅)
  • 一七八/漢宮春.蠟梅
  • 【18、晏殊先】
  • 一七九/少年遊(重陽過後)
  • 一八○/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
  • 一八一/玉堂春(後園春早)
  • 一八二/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 一八三/採桑子(陽和二月芳菲遍)
  • 一八四/清平樂(金風細細)
  • 一八五/清平樂(春來秋去)
  • 一八六/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
  • 一八七/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 一八八/踏莎行(碧海無波)
  • 一八九/謁金門(秋露墜)
  • 【19、歐陽脩】
  • 一九○/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 一九一/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
  • 一九二/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 一九三/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 一九四/採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
  • 一九五/晚泊岳陽
  • 一九六/望江南(江南蝶)
  • 一九七/答丁元珍
  • 一九八/瑞鷓鴣(楚王臺上一神仙)
  • 一九九/蝶戀花(畫閣歸來春又晚)
  • 二○○/踏莎行(候館梅殘)
  • ◎北宋(二):晏幾道、蘇軾、黃庭堅、秦觀
  • 【20、晏幾道】
  • 二○一/少年游(離多最是)
  • 二○二/木蘭花(東風又作無情計)
  • 二○三/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
  • 二○四/南鄉子(花落未須悲)
  • 二○五/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
  • 二○六/清平樂(么絃寫意)
  • 二○七/虞美人(秋風不似春風好)
  • 二○八/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 二○九/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 二一○/歸田樂(試把花期數)
  • 二一一/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 【21、蘇軾】
  • 二一二/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 二一三/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
  • 二一四/水調頭歌(明月幾時有)
  • 二一五/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 二一六/永遇樂(明月如霜)
  • 二一七/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 二一八/南鄉子(晚景落瓊杯)
  • 二一九/浪淘沙(昨日出東城)
  • 二二○/虞美人(持杯遙勸天邊月)
  • 二二一/蝶戀花(簌簌無風花自墮)
  • 二二二/臨江仙(九十日春都過了)
  • 【22、黃庭堅】
  • 二二三/水調歌頭(瑤草一何碧)
  • 二二四/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
  • 二二五/念奴嬌(斷虹霽雨)
  • 二二六/夏日夢伯兄寄江南
  • 二二七/清平樂(春歸何處)
  • 二二八/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 二二九/詠雪奉呈廣平公
  • 二三○/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 二三一/滿庭芳(修水濃青)
  • 二三二/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 【23、秦觀】
  • 二三三/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
  • 二三四/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 二三五/阮郎歸(褪花新綠漸團枝)
  • 二三六/風流子(東風吹碧草)
  • 二三七/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 二三八/望海潮(梅英疏淡)
  • 二三九/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
  • 二四○/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 二四一/滿庭芳(紅蓼花繁)
  • 二四二/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
  • 二四三/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 ◎北宋(三):賀鑄、周邦彥、李清照
  • 【24、賀鑄】
  • 二四四/人南渡(蘭芷滿汀洲)
  • 二四五/石州慢(薄雨收寒)
  • 二四六/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 二四七/浣溪沙(不信芳春厭老人)
  • 二四八/浣溪沙(樓角初消一縷霞)
  • 二四九/減字浣溪沙(煙柳春梢蘸暈黃)
  • 二五○/減字浣溪沙(鼓動城頭啼暮鴉)
  • 二五一/蝶戀花(幾許傷春春復暮)
  • 二五二/踏莎行.芳心苦
  • 【25、周邦彥】
  • 二五三/一落索(杜宇思歸聲苦)
  • 二五四/少年遊(朝雲漠漠散輕絲)
  • 二五五/氐州第一(波落寒汀)
  • 二五六/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
  • 二五七/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 二五八/浣溪沙(雨過殘紅濕未飛)
  • 二五九/渡江雲(晴嵐低楚甸
  • 二六○/解連環(怨懷無托)
  • 二六一/瑣窗寒(暗柳啼鴉)
  • 二六二/蝶戀花(魚尾霞生明遠樹)
  • 二六三/霜葉飛(露迷衰草)
  • 【26、李清照】
  • 二六四/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 二六五/好事近(風定落花深)
  • 二六六/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 二六七/念奴嬌(蕭條庭院)
  • 二六八/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 二六九/清平樂(年年雪裏)
  • 二七○/漁家傲(雪裏已知春信至)
  • 二七一/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 二七二/聲聲慢(尋尋覓覓)
  • 二七三/臨江仙.梅
  • 二七四/鷓鴣天.桂
  • ◎南宋:辛棄疾、姜夔、吳文英、張炎
  • 【27、辛棄疾】
  • 二七五/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 二七六/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 二七七/定風波.暮春漫興
  • 二七八/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 二七九/青玉案.元夕
  • 二八○/賀新郎(柳暗清波路)
  • 二八一/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 二八二/滿江紅.中秋寄遠
  • 二八三/漢宮春.立春日
  • 二八四/臨江仙.探梅
  • 二八五/鷓鴣天.鵝湖寺道中
  • 【28、姜夔】
  • 二八六/一萼紅(古城陰)
  • 二八七/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 二八八/水調歌頭.富覽亭永嘉作
  • 二八九/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
  • 二九○/鬲溪梅令(好花不與殢香人)
  • 二九一/淡黃柳(空城曉角)
  • 二九二/疏影(苔枝綴玉)
  • 二九三/琵琶仙(雙槳來時)
  • 二九四/訴衷情.端午宿合路
  • 二九五/暗香(舊時月色)
  • 二九六/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
  • 【29、吳文英】
  • 二九七/丁香結.秋日海棠
  • 二九八/三姝媚.過都城舊居有感
  • 二九九/思佳客(迷蝶無蹤曉夢沉)
  • 三○○/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 三○一/唐多令.惜別
  • 三○二/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
  • 三○三/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遊廢園
  • 三○四/掃花遊.春雪
  • 三○五/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
  • 三○六/隔浦蓮近.泊長橋過重午
  • 三○七/霜葉飛.重九
  • 【30、張炎】
  • 三○八/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
  • 三○九/月下笛(萬里孤雲)
  • 三一○/西子妝慢(白浪搖天)
  • 三一一/南浦.春水
  • 三一二/風入松.春遊
  • 三一三/探春慢.雪霽
  • 三一四/清平樂(候蛩淒斷)
  • 三一五/疏影.詠荷葉
  • 三一六/解連環.孤雁
  • 三一七/滿庭芳.小春
  • 三一八/聲聲慢.題吳夢窗遺筆
  • ◎元:張可久、喬吉
  • 【31、張可久】
  • 三一九/人月圓.春晚次韻
  • 三二○/小桃紅.寄鑑湖諸友
  • 三二一/小桃紅.淮安道中
  • 三二二/小梁州.訪杜高士
  • 三二三/水仙子.梅邊即事
  • 三二四/折桂令.別懷
  • 三二五/紅繡鞋.湖上
  • 三二六/塞鴻秋.春情
  • 三二七/落梅風.碧雲峰畫堂
  • 三三四/折桂令.秋思
  • 三三五/雁兒落帶得勝令.憶別
  • 三三六/滿庭芳.漁父詞
  • 【32、喬吉】
  • 三二八/山坡羊.冬日寫
  • 三二九/水仙子.重觀瀑布
  • 三三○/水仙子.尋梅
  • 三三一/水仙子.詠雪
  • 三三二/水仙子.暮春即事
  • 三三三/折桂令.客窗清明
  • ◎清:王士禛、納蘭性德、王國維
  • 【33、王士禛】
  • 三三七/秋柳(秋來何處最銷魂)
  • 三三八/秋柳(娟娟涼露欲為霜)
  • 三三九/秋柳(東風作絮糝春衣)
  • 三四○/秋柳(桃根桃葉鎮相連)
  • 三四一/浣溪沙(北郭清溪一帶流)
  • 三四二/浣溪沙(白鳥朱荷引畫橈)
  • 三四三/浣溪沙(綠樹橫塘第幾家)
  • 三四四/蝶戀花.和少游
  • 三四五/點絳唇.春詞,和漱玉韻
  • 【34、納蘭性德】
  • 三四六/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 三四七/水龍吟.再送蓀友南還
  • 三四八/生查子(惆悵彩雲飛)
  • 三四九/江城子(溼雲全壓數峰低)
  • 三五○/念奴嬌(人生能幾)
  • 三五一/南鄉子(飛絮晚悠颺)
  • 三五二/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
  • 三五三/清平樂(將愁不去)
  • 三五四/臺城路.塞外七夕
  • 三五五/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 三五六/鷓鴣天(獨背殘陽上小樓)
  • 【35、王國維】
  • 三五七/水龍吟.楊花用章質夫蘇子瞻唱和均
  • 三五八/玉樓春(西園花落深堪掃)
  • 三五九/掃花游(疏林掛日)
  • 三六○/虞美人(犀比六博消長晝)
  • 三六一/滿庭芳(水抱孤城)
  • 三六二/蝶戀花(昨夜夢中多少恨)
  • 三六三/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
  • 三六四/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 三六五/蝶戀花(獨向滄浪亭外路)
  • 三六六/臨江仙(過眼韶華何處也)
  • 參考書目
  • 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