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時代:淡江五虎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點閱:1其他題名:淡江五虎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作者:侯如綺 主編; 曾靖茹,陳韋秀,許名萱,陳湘霖 編輯
出版年:2024
出版社: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五虎崗文學:8 淡江書系:TB031
格式:PDF,JPG
頁數:186
ISBN:9786267032602
分類:中文現代文學  
〈繆斯鍾愛的兒女們──序《蒙昧時代》〉侯如綺
二○二三年第三十九屆五虎崗文學獎在五月落幕,來稿總數166件。往年五虎崗獎項偶有從缺的情況,今年沒有,三個獎項得獎者共有十六篇,甚至還比往常多了一篇,這樣的收穫讓人驚喜。
校園文學獎向來是一校文藝創作的指標也是盛事,很多作家都是自校園文學獎踏出第一步。課堂內我常常鼓勵同學們投稿,除了透過文學獎來鼓勵自己創作之外,可以看到文壇大家或者是心儀作家品論自己的作品,這種進步的機會簡直可說是如作夢一樣的事情。也因此特別感謝文學院紀慧君院長、殷善培主任、和系上所有老師們以及評審委員們的支持,感謝本屆五虎崗文學獎執行長常博堯同學和整個籌備團隊的辛勞,從策劃到完整這次的文學獎讓同學們圓夢。特別的是這次的作品集是首次由中文系同學們負責編輯排版,所以特別謝謝出版中心林雯瑤主任、黃佩如小姐的支持與幫忙,還有將得獎作品精美編輯製作的工作團隊陳韋秀、曾靖茹、許名萱、陳湘霖同學,讓獲獎者的文字能藉此機會鏗鏘發聲。綜觀本屆的得獎作品,以題材來說,親情與愛情仍是永恆的課題,多數作品溫暖多於破滅。〈嗜甜〉以吃食寫母族的溫度、〈姐‧妹〉寫妹妹同時也是姐姐的堅強、〈花露水〉有祖孫情誼的記憶之味、〈碎月〉則滿滿月色綿延的思念;然光明之外同時也會有黑暗來訪,有猶如居深海般疾病的憂鬱症〈海水的藍,來自我的悲傷〉、或者一再覺得自己太胖的厭食症〈娃娃病〉。年輕世代有精彩也有困惑,青春的剪影如火燃燒,那是〈紅塵記事〉〈看火在燒〉;性愛之間拉扯也還在繼續,那是〈同志菜鳥〉和〈要不要來我家看NetFlix〉。
每屆的文學獎都可以見到時代的刻痕。借用新詩組的作品〈蒙昧時代〉所歌:「這是一個朦朧的時代」、「這是一個喧嘩的時代」、「這是一個顛倒的時代」,最是點明這個高掛科技理性卻走向非理性時代的混亂處境。讓我印象深刻的也便是作品所流露的時代惶惑,在小說組中〈懸掛〉、〈寄生耳機〉、〈局外人〉、〈雪的季節〉反覆出現對於人之本體論問題的思考,他們同時觸及了什麼是人、人應該有何特質、人該如何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問題。將小說寫得如詩的〈雪的季節〉讓動物們以花朵填滿女孩的空洞身體(和自然和諧相處?),替人類續命、以同名共獲散文組與小說組獎項的〈寄生耳機〉中科技崩毀人類,然後人類感到幸福?天下滔滔,什麼才是人類應該活成的樣子?
文學未必要找到答案。
在這「蒙昧時代」讀著這些文學獎作品,讓我回到我自己的小青春吧,許多年前我也曾經是投稿者在文學獎的會場聆聽著評審的點評,內心悸動。
文學是生活的紀錄、是情感的寄託、是靈感的挑戰,或者是文字煉金的實驗。儘管AI可以產出文章,可人在經驗時的酸甜苦辣、構思時的喜怒哀樂,那些與文字搏鬥、每一步的構成都來自於自己的充實,對於創作者來說終究難以被取代,也因此可以一次次再生創意,與未來戰鬥,創造可能。
在希臘文明的蒙昧時期,謬思女神輕巧的把她的手抬了起來,彈奏出藝術之歌;昔日余光中與瘂弦曾讚美詩人夐虹是「繆斯最鍾愛的女兒」──願同學都是繆斯鍾愛的兒女,靈光充滿,再造文明,我們下一屆五虎崗文學獎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