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國文有珍寶而未察──素養導向語文之教與學

點閱:1

其他題名:素養導向語文之教與學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國文有珍寶而未察

作者:陳宜政 著

出版年:2024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語言教學叢書:1100024

格式:PDF,JPG

頁數:286

ISBN:9786263860230

EISBN:9786263861312 PDF

分類:教育  

  《莊子》〈知北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如果國文教學僅僅只是文本闡釋,我們的孩子無法自行開通「五感」,了解其中的真實含意。唯有透過老師教學活動設計與引導,從感知、感受、感動中,層層遞進,方能逐步達成教學目標及生活美學核心。此不啻正符合現今一○八課綱素養導向教學精神,莊子也已告訴我們,只消老師們將此轉化為任教階段孩子們可以接收的知識體系。本書包含理論,亦有教與學實作之反省與檢討,為作者多年教學理論與實務的實況記錄,讀者可從中找到教學創意靈感,並內化為自身教學的珍寶能力。

陳宜政

  屏東市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現任高雄市鳳西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曾任高雄市教育局國教輔導團專任輔導員、國立空中大學兼任講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多年協助高雄市兒童藝術教育節,擔任典禮主持及幕後文字紀錄。超過二十年教學理論與實務經驗,近期結合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及社區教學,受邀擔任衛武營二○二○年「藝企學」活動影片教師分享者。曾發表〈《蘇軾論畫研究》、《李可染畫論》之美感特質研究〉、〈「鱷魚」入文,其美乎?其醜乎?──新論韓愈〈鱷魚文〉之品賞角度〉(興國學報2006)、〈從讀者接受角度理解跨領域文本──論幾米《忘記親一下》(Kiss & Goodbye)之多媒體美感經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通職學報2016年)、〈還原與重讀──以陳澄波(1895-1947)轉化作為兒童文學繪本〉(國立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等多篇文藝美學和教學研究相關論文。平時教學總以美學融入課堂,有別於傳統講述法,讓學習更深刻活潑,因而獲得眾多喜愛。深信以美學角度活化語文教學,探索師生互助互信的學習圈,必能超拔人世、救贖人心。

  • 推薦序 何淑貞
  • 推薦序——「教」活化,「學」轉化 蘇珊玉
  • 自序——美的歷程,美的使命 陳宜政
  • 名家推薦
  • 那天下午,我和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一場邂逅——國中學生浸淫藝術之美感寫作課
  • 「疫」起,當我們同在
  • 家裡收藏著一種愛,必須用一輩子的時間文火慢煲——「一道料理,一段關係回憶」跨領域素養導向教學之行動研究
  • 「感」?不「感」?試試才知道!——透過五感學習國中教科書裡的《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有別於文本分析的語文情境學習——透過觸覺與味覺深印吃冰的美好感覺
  • 給我愛,其餘免談——結合走讀的國文情境教學
  • 結構、色彩、線條、手感——學生習得漢字創意美感教學之行動研究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