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家 [第58期]:資產證券化再起 活化資本流動

點閱:1

作者: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編輯

出版年:2014.10

出版社: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00

本期內容簡介

資產證券化再起 活化資本流動
 
全球趨勢資產證券化翻身
台灣現況擬推BOT 案證券化
產業觀點籲建立次級市場
借鏡他國政策主導促發展
 
精彩內容
TPP 協議對金融業的挑戰與契機
黃添昌:引領銀行有節奏發展
兩岸金融中心大不同
 
名家觀點︱許嘉棟:非常規之人民幣國際化

雜誌簡介
 
台灣金融研訓院經過一年的規劃,已於9月下旬出版一本屬於台灣銀行家及金融家的專業刊物―「台灣銀行家」雜誌。這是一本實務性刊物,重點將擺在銀行金融及兩岸金融事務。有關本雜誌之宗旨、架構與內容之規劃謹說明如下:
 
近 幾年美國次貸風暴引發金融海嘯,又逢兩岸經濟金融之交流開放加速,我國面臨金融情勢日益複雜且變化快速。經本院董監事會議及研訓指導委員會決議,規劃一契 合台灣金融產官學界需求高水準實務性雜誌,作為探討台灣金融發展、金融政策與國內外重要金融議題,提供金融產官學界交流意見之平台。本雜誌名之為「台灣銀 行家」雜誌,發行主旨如下:
 
一、讀者設定與內容定位
 
「台灣銀行家」雜誌主要訴求對象為金融界產、官、學、研相關人士,而議題選取以當前重要金融議題、熱門事件或具前瞻性、啟發性之發展思考為主。內容定位將以深入淺出、強調實務導向與高可讀性為原則,以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
 
二、組織架構與內容規劃
 
本雜誌之組織架構包括:發行人、總編輯、編輯顧問小組、編務顧問小組、編輯委員會、特約撰述、編輯工作小組及承編團隊。其中編輯工作小組由本院金融研究所同仁組成,承編團隊則由經濟日報專業編採人員擔綱。
目前本雜誌所規劃的單元,有編輯手札、拾繪金融、名家觀點、金融脈動、封面故事、政策論壇、新知講堂、兩岸視窗、寰宇瞭望、法說金融、人文風尚等。本院將延請知名學者專家擔任本雜誌的特約撰述,輪流執筆撰文。
 
三、出版發行
 
本雜誌初期為雙月刊,免費贈閱份數約三千份,並同步出版網路版。創刊號於98年9月30日出刊,並自99年1月起改為月刊發行。

  • 編輯手札
  • 名家觀點 許嘉棟:非常規之人民幣國際化
  • 金融人物 從中小企金業務到布局海外市場 黃添昌:引領銀行有節奏發展
  • 跨兩岸 示範區與自貿區整體發展比一比 兩岸金融中心大不同
  • 政策論壇 金融業掌握行動商務契機 借力雲端 創新金融服務
  • 28°C的旅行 老屋新生 巷弄文化 來去老厝輕旅行
  • 好健康 好心情 朝九晚五後的小確幸 常備菜輕鬆上桌
  • 創新生活 親身體驗寓教於樂的魅力 密室脫逃 挑戰遊戲新選擇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