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祕魔岩

點閱:1

作者:李潼著

出版年:2012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華文原創,李潼精選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頁數:188

字數:51579

ISBN:9789862112755

分類:學齡前教養  SDG5 性別平權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內容簡介

◎一本探討臺灣人權教育的最佳讀本

太平洋永遠是遼闊的。
太平洋永遠不太平。太平洋總有颱風和地震。
祕魔岩下的太平洋海潮,天天是這樣澎湃洶湧。我站得再高再遠,腳底一樣感受到它沖刷礁石沙灘,撞擊在祕魔岩底洞穴往上竄的力道;一樣感受到面對遼闊海洋的無邊美麗和絕望。
父親在生命的盡頭,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景象,也是這種絕望的心情?
父親死於二二八事件的阿遠、從未見過生父的黑人混血兒毛毛,以及父親罹患間歇性失憶症的歐陽,三個好友隨著阿遠追查父親死因的過程中,各自開始了尋找父親、自我定位的旅程。而他們對父親的懷念、尋覓與無奈,掀開了臺灣現代史上,一段埋藏多年的荒謬與黑暗時光。

得獎記錄

★文化部文學好書

作者簡介

李潼(1953 ~ 2004)
少年小說作家。

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曾獲重要文學獎項四十種,以《天鷹翱翔》、《順風耳的新香爐》、《再見天人菊》三部作品,連續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首獎。

1990年以《博士、布都與我》獲得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
1987年、1988年以〈恭喜發財〉、〈屏東姑丈〉,獲得第十、十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及短篇小說獎,同時也跨入成人小說的領域。
李潼致力為少年小說創作,其中以1999年「臺灣的兒女」十六本少年小說最為力作,作品有《夏日鷺鷥林》、《尋找中央山脈的弟兄》等,其他重要作品尚有:《少年噶瑪蘭》、《少年龍船隊》、《水柳村的抱抱樹》、《大聲公》(以上由小魯文化出版)、《再見天人菊》、《望天丘》、《藍天燈塔》、《龍園的故事》等。

散文〈瑞穗的靜夜〉曾選入國中國文教材,〈迷你馬〉、〈老榕樹下讀報〉選入國小國文課本,小說〈梳髮心事〉選入大專國文選。另有多部作品翻譯成英、德、日、韓等多國語文,並改編為電視連續劇、舞臺劇與動畫影片。

作品的質與量為臺灣兒童文學作家中罕見。

  • 一、父親在祕魔岩看見的海洋
  • 二、好漢坡底的祕密基地
  • 三、以腳鐐手銬走一趟父親的足跡
  • 四、樓婷是攔路女劫匪
  • 五、佛羅里達州有沒有鳳凰花
  • 六、在環牆的人影注視下
  • 七、向海洋赤裸倒立的小黑人
  • 八、來自博多港的傳言,真實嗎
  • 九、被大砲轟擊的第八號地道
  • 十、若是懷念,那人便存在
  • 十一、在悠遠的鐘聲裡等待日出
  • 在小說的趣味中尋找人的溫暖和反省力 ‧ 文/李潼
  • 走出荒謬的年代 ‧ 文/張子樟
  • 讀書會討論提綱 ‧ 設計/江福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