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文學客家》第25期編印出版,本期用「2016客語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做專輯,分享優勝客語文學原創作品。
第一名
徐銀珍〈阿姆〉
第二名
鄭雅怡〈對話--同西勢忠義祠个祖靈打嘴鼓〉
第三名
王興寶〈分龍水〉
現代詩組
佳 作
左春香〈粽擐〉
第一名
黃士蔚〈掛吊〉
第二名
曾秋梅〈轉黃个舊相片〉
第三名
羅瑞霞〈伯公毋見忒了〉
散文組
佳 作
馮筱芬〈還記得〉
第一名
從 缺
第二名
林彭榮〈陽光鐵馬路〉
第三名
林彰揚〈土牛溝風雲〉
短篇小說
佳 作
曾俊鑾〈千歲摘茶班〉
第一名
從 缺
第二名
徐銀珍〈忠貞義烈七將軍爺〉
短劇組
第三名
徐姿華〈誠心拜觀音〉
本刊係用季刊个型式發行,下一期截稿日期係8月20日,歡迎所有認同客語文學創作个人,熱情加入編寫个行列。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由一群客籍作家自掏腰包創辦的《文學客家》,上週正式創刊,未來半年出刊一期,除了鼓勵客家人說客家話以外,更希望能夠藉由刊物的出版,提供客語文學創作舞台。
過去雖然有很多知名的客家文學作品,例如李喬的《情歸大地》(改編為電影《一八九五》)、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及鍾理和的《笠山農場》,但是嚴格說起來,這些作品只能歸類於客籍文學作家的作品,而非以客語創作的作品。近年來開始有人強調必須以客語創作來彰顯族群文化。
推動《文學客家》創刊的客籍文學家、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黃子堯表示,客家文學的相關創作一直以來都屬於弱勢,現在可以看到許多以河洛話作為創作語言的書籍雜誌,但是卻看不到以客語創作的書籍。
《文學客家》專刊內容豐富,包含小說、散文、新詩、評論等,是集結各界喜愛客家文學,創作者作品編輯而成,除了語言的價值外,作品中也表現出各地不同客家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