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 2016.09 秋季刊:處變

點閱:14

其他題名:National Park Quarterly

作者:內政部營建署編著

出版年:2016.09

出版社:內政部營建署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08

附註:原為雙月刊,自民96年6月起改為季刊

本期內容簡介

主題報導
激流淬鍊─太魯閣三十年初心不變

四季更迭、花開花落的美好,颱風、地震的擾動等,都不是針對人類而發生的變動,但因身處其中,在擾動中卻難免有損,這些變動就成了災,人類如何調整才能與之和平共存呢?

特別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30週年,擁有豐富自然與人文資源,歷經各種變動過程,這段期間成長茁壯的過程與成果將透過現任處長、首任處長與許多同仁的訪談一一呈現。

主題報導―處變,專訪王鑫老師,以大尺度長時間的觀點來看看,到底什麼是「變」與「災」?人類又要如何應處才是適當之道。看著媒體報導的荒謬登山行徑,面對大自然裡的無時的變動,你真的準備好要登山了嗎?而隨著浪濤來去的海沙時刻變動著,大自然的力量在這裡展現,如何了解其規律進而因應呢?台江、墾丁、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正在努力中。「跟著博物學家去旅行」中森丑之助,走遍現今雪霸、玉山、太魯閣高山型國家公園的範圍,奠定臺灣考古的基礎,而近代考古學者劉益昌博士,則以長時間的現地研究與鍥而不捨的精神,解開了太魯閣國家公園中的黃金傳奇。

「憶載印象」,太魯閣口的中式牌坊,是很多人記憶中對太魯閣的第一印象,它所扼的隘口位置上刻印著多少歷史痕跡;而金門國家公園裡的得月樓則是另一則傳奇,富商與盜匪的鬥智過往,透過留下的樓厝給予後人追尋的蛛絲馬
跡。「他山之石」這次以日本三陸復興國立公園為案例,討論面對自然變動與形成的災後,如何重新思考對海岸保護的機制。

「愛主張」則討論最近很夯的路跑,到底該不該在國家公園裡頭跑呢?「書情繪意」中擅畫能寫的作者以攀登玉山的實際經歷,在繪本中栩栩如生地道出沿途景致,讓人神往不已。「藝遊山河」的作家身兼金門國家公園解說員,見證國家公園在這片土地上努力與蛻變的足跡。

作者簡介

臺灣自然人文的環境豐富多樣,孕育了8座美麗又深具生態意義的國家公園。國家公園裡的自然風景、山光水色、蟲鳴鳥叫、歷史人文、 歲時祭典等皆令人流連忘返,透過每期國家公園季刊希望引導讀者體驗不同季節、不同主題的國家公園之美,並更深入了解國家公園在保育與研究上的努力與成果。 本年度季刊採用全新的版面安排、精美的圖片解說、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更增加英文摘要版本,希望讓國內外民眾一同體驗臺灣國家公園之美。

  • 特別報導 激流淬鍊─太魯閣三十年初心不變
  • 跟著博物學家去旅行 穿梭時空的考古偵探─ 臺灣原住民研究奠基者 森丑之助& 走遍臺灣的熱血考古學家 劉益昌
  • 他山之石 與自然之變共生─日本三陸復興國家公園
  • 愛主張 跑,不跑?
  • 藝遊山河 蛻變—用青春記錄金門國家公園
  • 書情繪意 前進玉山
  • 2016秋季號遊園行事曆
  • 閱讀自然
  • 讀者回函
同書類書籍